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逐步确立,改革成效不断显现。
今年5月份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35次、第36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要注重系统集成,要加强对地方抓落实的督促指导,对改革方案经常“回头看”,既重落实又重实效。
6月13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深化“放管服”改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要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确保改革落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税务系统上下联动,开展“察实情 办实事”税情大调研活动。近两个多月来,各位局领导分别率调研组,先后深入13个省78个机关、基层单位,召开37场税务干部座谈会、22场纳税人座谈会,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385条。与此同时,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等税务部门也在本地开展税情调研工作。
此轮调研深入基层,不仅对中央决策部署和各项税收改革的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还重点关注基层工作需求及创新亮点,力求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措施,持续改进,进一步为企业营造更加优质的办税环境,进一步为基层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好发挥税收助力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作用。
王军局长在西安市地税局12366纳税服务中心与座席人员交流
提高“放”“管”“服”含金量 营造便利办税环境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开便利之门。本届政府开门办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而“放管服”作为先手棋,在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税务系统切实推动职能转变,持续深化“放管服”,行政审批事项由87项减少到7项;出台4个方面13项事中事后监管措施;推出26类90项便民办税服务举措……一批创新征管、改进服务的举措,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
目前,随着简政放权和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税收征管工作也面临着新形势、新要求,如何“放”得更到位,“管”得更规范,“服”得更优质?不仅要把简政放权和创新管理结合起来,还需要把优化服务和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这既是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也承载着纳税人更高的期盼。
——开便利之门,向“放”提需求
175个干部,108个窗口,日均取号量共计约2500个……北京市朝阳区国税局一所办税服务厅,纳税人多、工作量大,难点问题和纳税人需求体现得更为充分。6月22日上午,税务总局调研组来到这里,通过体验办税流程,从纳税人角度向“放”提需求、谋对策。
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造成新堵点,能不能“放”?
前台办税人员反映,随着纳税人数量增多、经营规模扩大,以前为防风险而严控发票审批额度,现在已不能完全满足实际开票需求,不少纳税人频繁申请发票增量、增版。
在外管证业务上,一家建筑企业财务人员表示,在异地从事建筑安装等业务时,外管证业务能帮助企业解决“一个项目成立一个独立法人”的核算难题。京津冀推行电子外管证试点,电子章很方便,但试点区域外无法“通行”,还需加盖红章。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放”得彻底、有序,归根到底需要提升信息管税水平,增加“放”的底气。
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审批业务,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康在调研时指出,一方面加快推行实名办税,从源头加强代开管理;另一方面,打破系统间数据壁垒,提升数据自动比对和分析能力,实现既放得开又管得住。
对于外管证业务,则总结京津冀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电子外管证,并以此作为突破口,支撑跨省业务信息共享和联动处理,为推进全国通办事项提供保障。
调研发现类似的需求较多,需进一步减少税务行政审批事项,并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经营的干扰,增强简政放权的针对性、协同性。
王秦丰副局长在天津市东丽区国税局金钟税务所调研
——堵风险之点,向“管”要效能
简政放权绝不是放了不管,需要通过转变监管理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监管效能。
随着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以及商事制度改革的推进,税务部门高度重视创新征管方式,在便利企业的同时,确保税收执法更加公平公正。
商事制度改革后,亟待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税务总局调研组在福建调研时了解到,“多证合一”实施后,由于准入门槛大大降低,加之新登记纳税人“井喷式”增长,“一址多照”等登记风险、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明显上升。
“一些关键环节、重要事项的风险监控信息化水平仍需提高。应从制度设计、内控机制、监督检查等多方面加强防控,加快推进内控监督平台建设,更好发挥税务风险‘防火墙’的作用。”税务总局总审计师刘丽坚表示。
推进简政放权,对征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以取消审批事项的企业所得税后续管理为例,需要对大量资料进行审核,难度较大。“行政审批改革绝不是‘一放了之’,要以法治思维和创新方式,做好数据分析利用,构建税收管理的预警分析体系,强化事中事后管理。”税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瑞标在福建调研时表示。
既要通过抓内部风险管控防范外部风险,也通过外部风险应对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安徽省国税局局长张德志在淮北调研中表示,网上受理即办事项可建立“实名办税认证+风险智能提醒+强化后续管理”闭环管控措施,形成事前、事中、事后三道“保险”。
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税务总局调研组强调,税务部门应更加扎实地推进法治税务建设,不仅要规范自由裁量权,防范执法随意性,还要完善联合惩戒和联合激励机制,在打击违法行为的同时,为诚信守法的纳税人提供更多便利,进而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税收法治环境。
汪康副局长在海南三亚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调研
——理权责之界,向“服”谋质量
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优化服务,并不是提供“包办式”的服务,而是在明晰界定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权利与义务前提下,根据纳税人的类型和信用等级提供服务。
“一方面,一些本属于纳税人的责任和义务,一直由税务机关负责。另一方面,由于管理方式不够优化,给纳税人造成负担。”在办税服务厅做过14年负责人,现任北京市国税局纳服处副处长的张菁深有感触地说。
应厘清征纳双方的责任边界,该税务机关承担的要责无旁贷,该还责于纳税人的不要大包大揽。这就需要转变服务理念,找准优化纳税服务的切入点,进一步增强纳税人获得感。
调研中发现,纳税人在简并报送资料、缩短办税时间、避免“多头跑”方面的需求强烈。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这虽然是体现在纳税人端、表现在前台,但要彻底解决还需税务部门集成式改进和完善相关制度、流程。
比如,宁夏自治区国税局通过优化税务登记、发票管理等10多项工作流程,简并税收业务206项,取消各类资料185种,纳税人办税报送资料减少52.6%。
再如,江苏省国税局、地税局建成拥有880项在线功能的电子税务局,实现申报纳税、发票使用等540项业务线上办理。“2016年线上办理业务7250万笔,月度固定用户超过700万。”江苏省国税局局长胡道新表示。
在放权上求彻底,在征管上求创新,在服务上求优质。深化“放管服”改革,不仅要从重数量向提高“含金量”转变,还要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更要从分头分层级推进向纵横联动、协同并进转变,打造税收管理服务“升级版”,全力助推企业发展。
集成创新提高精准化水平 助力税收现代化“爬坡过坎”
注重系统集成,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组第27次、第33次、第35次、第36次会议上多次强调的改革理念,为全面深化改革指明方向。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以税收之力,助营商之便,也需运用集成创新。
2013年税务总局党组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税收现代化”的目标,五年来,税务系统从顶层设计到稳步推进,税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目前仍处于“爬坡过坎”期,要树立系统思维,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和领域实现集成创新、联动改进,不断夯基垒台、积厚成势。
张敏组长在大连市瓦房店市国税局办税服务厅调研
——表表关联,引领税种管理摒弃旧模式、探索新方法
如何对报表进行科学“瘦身”?既能“化繁为简”便利纳税人和税务人,又能高效利用税收数据的“金山银山”。
通过对表证单书问题的大量调研,税务总局调研组给出了“破题”之法:企业的会计报表由各类明细账生成,存在账实相符、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的内在逻辑。纳税申报表可与会计报表进行表表关联,不仅有据可寻,还能“化繁为简”。
“可参照世界银行的评估方式,选取一个企业样本,完整梳理企业涉及的全部报表资料,提出合理简化方案。”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
各地在开展税情调研中,也发掘出一些“接地气”的好做法。比如,重庆市国税局开发了增值税纳税申报“一表集成”辅助系统,将10张表整合为1张表,同时集成6大征管系统数据,实现发票数据自动填写和申报表自动产生,九成以上一般纳税人申报“零录入”。
“我们要以此来拓展思路,不仅对主要税种的相关表单进行集成,还要连同附加税费的表证单书一起集成。不仅要在税务部门内部实现数据互通共享,还要逐步实现和外部门实现数据互通共享。”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这既方便纳税人,又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效率。
表表关联,不仅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化繁为简”,还打破了单税种管理的旧模式,开创了集成管理的新方法。这些转变将集小成为大成,协调各方共同发力,促进征管方式的转变。
孙瑞标副局长在厦门进行税情调研
——系统优化,将“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理念落在实处
近年来,随着金税三期工程上线,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的推广使用,以及“互联网+”税务信息系统的打造,为税务部门服务纳税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保障。但改进纳税服务,还需以纳税人需求“对标”改革,通过“回头看”查找问题、系统集成提方案。
软件系统需集成融合。“在进行政策调整和业务优化时,统筹和联动不够,一些信息化工作只是把各部门业务要求转移到计算机上,造成操作体验欠佳等问题。”税务总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任荣发在调研中指出,下一步需要通过集成的方式来解决。
流程设置需集成简化。调研了解到,一些网上申报软件大大方便了纳税人,但有的缺乏自动提醒功能,纳税人如果在网上填报错误,比对不成功,就必须“回流”大厅申报,如果纳税人忘记保存,前台办税人员就要重新手工录入报表,既占用大量时间,也加大了填报风险。
能否设置可纠错的校验功能?对此,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司长邓勇介绍说,税务总局已于今年5月试运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风险提示系统,有200多项差错提示指标,用于快速扫描疑点。据了解,这一做法有望推广到其他税种申报工作中去。
硬件升级需集成创新。自助终端能够分流代开增值税发票窗口90%的工作量,是便捷办税的一大“利器”。但因为普通发票有些是为个人代开的,个人没有与税务部门、银行签订三方协议,不能直接扣款,因此一些地方自助终端只能代开专用发票不能代开普通发票。
调研中了解到,河北等地已探索出解决方案,终端能够实现普通发票和专用发票的代开。改革任务越重,越要重视基层探索实践、改革创新,让改革更接地气。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要多搜集各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统筹对系统和软件进行集中优化。
运用集成理念,与时俱进创新,将推动税收征管方式的转变、税收管理体制的变革。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随着金税三期工程全面上线,信息管税水平不断提高,今后将更有条件、更有能力对系统进行“提质升级”。
任荣发总经济师在四川省成都市东方电气集团调研
——信息共享,部门协作加速实现“乘数效应”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管理学》一书中指出,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最终目标。近年来我国营商环境明显改善,离不开“多证合一”等改革中相关部门深度合作,提高效能。
如何让“减证”真正实现“简政”?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对部门衔接、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多证合一’后,企业在办理登记时,采集的企业基础信息,满足不了税务部门的征管要求。所以有时还需纳税人再到税务局补录数据。”雄安新区容城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税人员表示。
一方面,要优化部门衔接。促进信息采集从“给什么”向“要什么”转变。“证照‘合’了,统计口径、标准要求也要‘合’起来。”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明确需求清单,尽可能实现基础信息采集在第一阶段完成,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
另一方面,要完善反馈机制。“其他部门传递过来的数据,哪些容易出错,及时反馈有利于实时了解情况,有效降低数据差错率。”税务总局调研组表示。
同时,还需强化信息共享。通过创新部门合作方式,扩大税务部门获取信息渠道,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实现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进一步为企业办税提供便利化服务。浙江省地税局联合浙江省国税局、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在“浙江国地税联合电子税务局”和“支付宝”上开发“三方协议”网签系统,纳税人不跑“马路”、只跑“网路”,线上就能完成“税务—银行—税务”的流程,大大方便了纳税人。
严管善待激活基层 厚植干事创业氛围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美国记者威廉・莫尔伍德描述红军长征时曾说,长征“塑造了一代新人”。可以说,长征锻造了一个善于以少胜多、灵活用兵、机动作战的红军指挥群体,为最终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推动实现税收现代化征途中,征管体制改革、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金税三期工程上线等,也犹如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战役,练就了80万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横刀立马、攻坚克难的税务铁军。
“放管服”改革是否能落实到位,办税环境和纳税服务能否持续优化,都离不开基层扎实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创新。这就更需通过严管善待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激发攻坚克难战斗力。
王陆进总会计师在宁夏银川市贺兰县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调研
——做好“加减法”,帮助基层干部减负担、提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严格管理干部和热情关心干部结合起来,推动广大干部心情舒畅、充满信心,积极作为、勇于担当。近年来,税务总局党组高度重视基层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严管善待,倾情带队。因而,问计基层,为基层税务人“工作上减负、素质上提升”,也成为此轮调研的重要任务。
做“减法”,不是降低工作标准,更不是延缓工作进度,而是要通过推行便利化改革,减轻不必要的工作负担。
近几年改革节奏快、强度大,服务标准高、要求严,调研中一线人员普遍反映工作量激增,学习新政策“应接不暇”。因而做好“减法”,一方面需要运用系统集成理念,优化数据采集、升级软件系统,减少手工录入等工作。另一方面,下派任务也要加强统筹,避免多头部署,提高可操作性和执行效率。
各地的先行先试也验证了这一思路的可行性。广东省国税局自主研发“数文智能管理系统”,实现内部资料网上传输和电子办理,减少了日常70%的文件资料报送量。
做“加法”,提升干部业务素质,打通人才培养渠道,最大限度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更好地干事创业。
调研中了解到,南京市鼓楼区国税局寓人才培养于风险管理中。从前期风险研判、中期协调稽查到后期总结报告,采用“链条式、流程化作业”“手把手、传帮带指导”的团队运作模式,锻造出专业化、高效率的风险管理团队的同时,帮助每一名成员快速成长为“全面手”。
“要站在税收事业长远发展的高度关心基层和年轻干部。及时回应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诉求,多为他们办实事。同时,发挥老同志传帮带的作用,千方百计为干部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税务总局总会计师王陆进表示,要把广大基层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到改革工作中,形成暖心留人、风正心齐的干事创业环境。
刘丽坚总审计师在浙江省义乌市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调研
——打好“组合拳”,优化基层人力资源配置
基层税务机关处在税收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基层干部的实力决定着基层的战斗力。新形势下,促进优化服务和加强管理的有效结合,需要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干部队伍梯队建设。
科学调配前后台人员力量。随着税收征管方式的转变,相应的岗位设置、人员配置都要进行调整。比如,优化工作流程明确前台、后台职能分工,将更多基层税务人员从“包办式”、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可有序引导流向后台管理梯队,重点从事风险管理工作。
重视培养稽查队伍“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提升税务稽查队伍数据电子化处理和信息化查账水平,并注重引进和培养精通财会、法律及计算机等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好促进技术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完善培养机制加快后备干部培养。“要注重优化班子结构,加强梯队建设。还要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领军人才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税务总局调研组指出。
——找准“结合点”,以党建抓基层强基础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
全国税务系统有4万多个基层党组织,近80万干部,党员占比高达67%。如何带好队伍、干好税务,最大限度发挥基层党员引领作用?这需要基层党建与税收工作“一盘棋”。
从“面上听”到“沉下去”,强化领导班子察实情、办实事的能力。税务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组长张敏强调,税务系统各级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要进一步增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意识,强化责任担当。浙江省国税局开展“万名党员进万企、领导干部下基层”专项活动,共累计走访企业19.3万户,征求意见建议1.3万余条,已回复或者解决的达99.58%。“领导带队,解决问题效率很高,为党员风采点赞。”浙江省金华物产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孙金丹感慨。
从“一把抓”到“树标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税务部门层级多、分布广、队伍大,税务人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征纳和谐。树立先进典型,有助于提升广大税务干部养成见贤思齐、扬德植善的行动自觉。“坚守旱塬35载,爬山翻梁‘车骑人’,但再苦再难也要把税收上来。”在宁夏自治区国税局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中,老党员马忠斌“不忘初心”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陕西省国税局连续开展三届“感动陕西国税人物”表彰活动,累计评选5个集体、18名个人,用身边人的先进事迹激发爱岗敬业的正能量。
从“两张皮”到“一盘棋”,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融合共进。党建工作有时脱离业务,成为“花架子”,这是基层很容易出现的问题。
税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秦丰在天津调研时强调,要把解决问题与推进税务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机制化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与推动税收改革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度融合,形成两促进、两提高的良性互动。
此次调研,对于当前税收工作大局意义非比寻常。
集中查找影响税收征管“提质升级”的深层次问题,系统集成探索惠当前、利长远的破题思路和解决方案。过去的改革探索,对税收工作科学发展和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功不可没,如今既不是否定过去,也不是小修小补,而是要进行系统集成式的改进和升级。
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在调研中反复强调,全国税务系统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对税收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要突出问题导向对改革推进情况进行“回头看”,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统筹推进,努力打造税务部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升级版,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便利的办税环境;要尊重并发挥基层的创造精神,实实在在多为基层着想,进一步服务好基层、保障好基层,通过严管善待厚植干事创业氛围。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全国税务系统80万干部坚定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信心,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将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内化成税收工作的生产力和推动力,上下一心,求真务实,砥砺前行,坚持将改革进行到底,进一步加快推进税收现代化建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