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经济民生

母 亲

时间:2017-09-18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一位要离家出远门的孩子都会想起这首诗吧,我也不例外。在母亲的身边时,总觉得接受母亲对我们的照顾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甚至是可有可无的。可真正要离开母亲远行时,才感觉到能时常听到母亲的唠叨也是一种幸福。

母亲是跟随转业到新疆的父亲一起来参与兵团建设的,母亲对兵团的建设不能说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贡献,因为母亲只是一个普通的工厂职工。但是母亲对家庭和我们几个子女来讲,却是一位无私奉献的伟大母亲。

还记得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文章介绍说全世界有几百种语言,包括方言,这么多种语言中有一个词的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那就是“妈妈”这个词的读音。我不懂太多的语言,但就是我听到的汉语、英语和维吾尔语来讲,的确如此。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这样一个最温暖最圣洁的称呼。

我的母亲是这样一个人……

母亲是最宽厚的人。母亲十分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学习,还记得有一年母亲因为腿疼不能动住院了,当时家里只有我在母亲的身边照顾她。一天早上我要去参加自学考试,单位的一位同事很早就来到母亲的病房喊我一起去。同事来了以后,我们就开始说考试复习的事,不觉得考试的时间就快到了。母亲催促我们快去考试,并嘱咐我:“用心做,争取考好。”其实我知道即使我考不好,母亲也从不责骂我而是鼓励我下次考好,从小到大都是这样。下午3点,我回到了母亲的病房,母亲输完了一天的液体,正睡觉呢。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

挨着母亲床上住的是一个和母亲年龄差不多的阿姨。阿姨对我说:“你早上怎么忘给你妈妈买饭?可把她饿坏了。”听了阿姨的话,我心里难过极了,要知道人饿了的滋味可不好受,更何况母亲还有病在身。想想,从小到大,母亲总是比我们晚睡早起做好饭菜让我们吃饱后才去上学。下课后,我们一放学回家也能吃上香喷喷热乎乎的饭菜。我们的肚子始终是滚圆滚圆的,母亲就没有让我们饿过肚子。可我呢,偶然照顾一次生病的母亲,就让她饿着,自己真不像话,越想越难受。这时母亲也醒了。母亲对我笑笑说:“考完了?题难不难?”然后又安慰我说:“没有事,我这么胖,饿不着的。”这一件事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但是每次想起总是觉得非常愧疚。

后来我到外地工作,每次从家里走时,母亲都要把我送到火车站,就在今天这样的场景再一次重现,母亲的腿脚都不再似从前轻巧灵便,路面似镜面光滑,可再大的困难似乎都阻挡不了母亲的脚步。她不但送我们,还要帮我们拿最重的行李……

多年前母亲送我去若羌上班20多天后的一天,父亲打电话说:“你妈妈生病了,需要住院,但你妈妈说让你好好工作,不要挂念她,她很快就会好的。”我知道母亲不想让我们着急,她许多事都自己扛着。但那时母亲也已是快60岁的人了,整天为我们操劳,身体大不如年轻时候。那次我没有回来,到天天打电话问候,当母亲的病情稳定一些时,才放下心来。

我不由得想起,闹非典的那一年,我因为发烧住院了,一连三天不退烧,母亲吓坏了,整整三天她都没有合眼,每天陪伴在我的身边,用湿毛巾给我降温,用酒精给我搓手和脚,让我不停的喝水,还每隔两小时就给我量一次体温,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我的体温终于回复了正常,母亲露出了笑容。

而母亲生病时我却不能给她端杯水,洗一把脸,或者只陪她说说话。母亲的伟大就在于对子女的付出全心全意,但也根本不求任何回报。

母亲文化不高,但是,她却是很有志气的人。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朴实善良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还记得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们:不是自己的东西再好也不要动。要诚实不要说谎,做错了事要敢于承认。管好自己的嘴,不要议论别人。要看到别人的好处和长处。对人要有好心不要害人,等等。直到现在母亲的这些话我们子女都铭记在心。

母亲是最疼爱我们的人。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在当地还算可以,但是,好吃的东西仍很有限,家里每次做好吃的,母亲总是看着我们几个孩子吃。等我们吃好了,她才吃一点。母亲还经常给我们说:“争争吵吵不够吃,推推让让吃不完。”在我的记忆中,我们从来没有为争吃的而吵闹过。母亲也许说不出《孔融让梨》的历史故事,但是,她就是用这样很朴实的语言教育我们,要互相谦让,互相爱护。

(二)

母亲是最能吃苦耐劳的人。父亲年轻时是十分爱玩的,也喜欢吃饭喝酒,常常喝酒到很晚,酒后在打打牌,几乎很少照顾家里。弟弟身体不好,母亲一边工作,一边玩照顾我们几个,还有多病的弟弟,但她从没有任何怨言。母亲的胸怀也是最宽容的,她从不曾把弟弟当成是生活的负担,反而最疼爱弟弟,从不让我们说弟弟一句不是。照顾一个有病的孩子是需要很坚强的耐心和毅力的,母亲身上就有一种坚韧的特质。母亲也经常对我们说:“做事情一定要有耐心,认真才能做好事。”在母亲的教导下,我养成了耐心和谨慎做事的习惯,使我受益匪浅。父亲年轻时也做过让母亲生气的事,可是母亲都一笑而过,是母亲的宽容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让我们几个都能茁壮的长大。

母亲是最仁慈的人。还记得90年代初,父母亲带着弟弟到北京看病,期间母亲不放心我们姐妹在家,回来看我们俩。回来时母亲带回了父亲在北京买的茅台酒,她打开了一瓶,给我和姐姐各倒了一杯,说:“你们尝尝。”剩下的就放在窗台上。有一天我和姐姐去上课,家里的一只猫打翻了窗台上的酒瓶,酒洒了一地。我和姐姐可是吓坏了,心想等父亲回来好好收拾我们把。可是母亲知道事情的原委后,对父亲说:“她们也不是故意的,再说他们知道做错了事就够害怕了,她们也没有撒谎,就不能再教训她们了。”父亲听了,回来后没有说我们一句。所以我们家里的孩子都养成了说真的习性。等我再长大一些,有了自己的思想,有时不听母亲的话,惹母亲生气,可转眼,母亲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母亲始终宽容温和的对待我们,让我们感觉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母亲是最知足的人。我们长大后,除了弟弟以外,我们兄妹几人也都陆陆续续离开母亲到外面工作生活。我们不能常常守在母亲身边尽一些孝心,只好寄些钱。可是每当我们寄钱给母亲时,她总是说:“你们在外面需要用钱的地方多,你们要吃好,穿暖,身体爱护好。只要时时给家里打个电话就行了。我们什么都不缺。”其实,我心里十分清楚,母亲的退休工资是不富裕的。

这么多年来,母亲从未在我们面前说过一声苦,喊过一次累,难道母亲的生活中真就没有艰辛和困苦吗?不,母亲已粗燥的双手,母亲脸上一条条的皱纹,母亲花白的头发已说明了一切。是什么支撑母亲弱小的身体自己一人捱过这些个难关呢?我想一定是做母亲的责任和母亲对儿女对家庭无私的爱的力量!

现在母亲的身手都不再敏捷,身体也有许多疾病缠绕,但是当回家时她仍旧早早起来做好我们喜欢吃的饭菜,还悄悄洗好我们换下的衣裤。我遇到困难时,母亲有时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我,帮我解决后顾之忧,带我的孩子,让我安心驻村。欠母亲的债怎么也是还不清了。母亲从不因此我们做些什么以回报,可我们又怎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呢?

(三)

前日翻看家里的老照片,又看到父母亲年轻时的模样,原来母亲那时的头发又黑又多,脸庞秀气光滑,父亲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走路昂首阔步……原来他们都有年轻的时候,现在的沧桑,现在的迟缓,现在的眼花和耳背……现在的所有所有,不就是“条条皱纹儿女债,根根白发念儿情”吗?

当我们已渐渐长大,我们谁都没有理由嫌弃母亲已不再光滑的皮肤,已变得迟缓的动作和重复啰嗦的叮嘱和叙说。因为母亲把她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家庭和子女了,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母亲的奉献更是无止境的。

今年我要驻村,孩子怎么办?母亲说:“你放心去驻村,我和你爸爸带你孩子,从小我们带他,我们喜欢带他。”这绝对是一个善意的谎言,谁不知道带孩子的辛苦和烦累?可母亲宁愿难了自己,也不想让我为难!

困难是微不足道的,只要有母亲在;困苦是可以随时诉说的,只要有母亲在;困惑会很快解开的,只要有母亲在。最及时的帮助来自于母亲,最温暖的安慰来自于母亲,最细致的关心也来自母亲。母亲经常谆谆教育导我们:“在外不要惹事,但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害怕。”母亲就鼓励我度过了生活中一些难过的时光,还时时提醒我要阳光生活,让生活充满阳光。

如今我的父亲也体会到母亲对家庭的付出。父亲不去只顾自己开心的玩了,他对母亲的照顾和关心连母亲都有点不习惯,但我想母亲会习惯的。父亲喜欢锻炼身体,他会拉上母亲一起打打球,虽然母亲常常接不上飞来的羽毛球,但还是很努力。她说:“锻炼身体好,给你们少找麻烦。”母亲的身体稍有不适,父亲都会及时给她拿西药,煎中药。母亲常常说:“人要知足,我现在就很好,你们不要老是想着我,一定把工作做好。”我可以看出现在的母亲很幸福,也很满足。真是:好心必有好报!每当夕阳西下,父母亲一起散步时,他们一定会絮絮叨叨的说着我们几个子女的情况,当然还有几个孙辈的趣事。

每次问母亲有什么愿望时,她都笑笑,我想其实母亲的愿望很简单,简单到就是希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好好生活。

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几个孩子,不管谁回家,进门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喊“妈”。真的是因为有母亲在身边,我们就会有安全感,就不会害怕,就会有家的温暖,就会有人间的温情,就会有……对我们来讲,母亲就是全世界!

我的母亲和世界上千千万万个做母亲的一样,默默地做着人世间最平凡最普通,但却是最伟大最高尚的事。可天下的的儿女们用什么来报答母亲的付出呢?在华丽的词藻也无法赞美母亲无私的付出和对子女的关爱。

我真心希望我的母亲晚年生活幸福。也衷心祝愿和我母亲一样的母亲身体健康,一生平安。

(新疆自治区检察院驻拜城县赛里木镇拉帕村工作队 冯君琳)

  • 上一篇:“9.26”,我们怎能忘记
  • 下一篇:新疆温宿“访惠聚”工作队凝心聚力为民排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