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梦开始的地方 那些傈僳族孩子们的故事

时间:2017-01-10

飞机起飞后,我俯瞰了上海一眼。滇滩,我来了!出发之前,我曾试着搜索滇滩的位置――云南西南的一个小点。放大比例后甚至让人觉得显示位置的图标在缅甸。横断山脉的包裹让它像是一个外面世界的视线盲区。

偏远地区儿童教育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出资兴建60多所希望小学之后,发现了一个更加棘手的社会现象:校舍的援助能满足教育目标,但在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朴实梦想,与现实之间总横亘着一道需要努力冲破的桎梏,他们想要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我们能不能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于是,在2016年的11月,一项名为“助梦唱响未来”的计划就此展开。在这项计划中,音乐是帮助孩子们实现梦想的方式。滇滩支教是这个计划的第一部分。用文字描述孩子们的渴望,是我来到这里的原因。

“把傈僳族的歌唱给全世界的人听”

飞机降落腾冲,从机场出发,在面包车中颠簸了近两个小时后,我终于拿着地图站在了滇滩希望小学门口。这是一所干净整洁的校舍,四周树木葱郁,可以想见孩子们第一次走进这所漂亮校舍时的欢乐。

本次支教针对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尚未进入变声期,但表达能力相对成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热情。

午休时,我见到了班主任麻根存老师。知道来意后,她建议我先跟五年级1班的小清(化名)聊聊。

在整个五年级中,小清是性格最开朗的学生之一。如果你在课余时间搜寻谁的笑容最灿烂,谁的眼睛最大最亮,那准是她没错!

下课铃响了,我正琢磨怎么去认识小清,意外发现已被孩子们包围了。他们可能把我误认为了支教老师,正叽叽喳喳地让我教他们做游戏。

班主任麻老师亮出驱散技能哄走了孩子们,我才有了单独跟小清交谈的机会。

“马上就周末了,打算去哪玩?”

“周末我哪也不去,得在家帮妈妈收拾饭馆。”

小清1岁起就没见过爸爸。妈妈一直解释说“爸爸出远门去打工了”,所以爸爸对她而言就是一个符号,每月一次5分钟的电话,是她和爸爸唯一的固定联系,这已成为小清心底最强的牵挂。家里本来有三亩地。因为爸爸一直不在家,妈妈又无力照料,就把地租给亲戚耕种,自己开了一个小饭馆卖饵丝。主要客源就是滇滩的村民,一天的流水不会超过50块钱。她的哥哥去年小学毕业后就辍学了,白天帮妈妈照料店里的生意,稍微有点空就偷偷跑到网吧去玩游戏。

小清的奶奶最近病了,妈妈不得不抽时间照顾。所以每到周末,她一写完作业就去店里帮忙。

“我上次跟爸爸打电话生气了。”

“嗯?”

“我想给他唱歌,但是他说自己没空听。”

“你想爸爸吗?”

“每天都想。但是记不清他长什么样子了。”

后来我了解到,小清的学习非常好,成绩稳定在班级前五名。还擅长音乐、语文和绘画,体育也不错。但她随后的一个问题却让我有些尴尬。

“老师你喜欢唱歌吗?”

“呃,还行吧。偶尔跟朋友去KTV吼几下。”

“KTV是什么?”

“就是好多人在房间里唱歌的地方。”

“哦,那多没意思。我平时都是对着大山、蓝天、白云唱歌。”

这让常常呼吸PM2.5超标空气的我羡慕不已。

“那老师你的梦想是什么。”

“呃这个……我,嗯,还没想好。”

“老师,我的梦想是把傈僳族的歌唱给全世界的人听。这样我爸爸也能听到了。”

上课铃响了,小清跟我说了再见后就哼着歌走了。那首歌听上去不太像傈僳族民歌。我很八卦地用软件试着搜了一下,搜索结果让我有些沉默。歌名――《我一个人也会好好的》。


“你喜欢唱歌吗?”摇头

“那我们一起试试看 好不好?”用力点头

从学校走到小荣(化名)家要2个小时,尽管麻根存老师一再跟我强调他家比较困难。但一进门,我还是得承认自己是too young too simple。

11岁的小荣,有一个9岁的妹妹,兄妹俩都很腼腆。妈妈在学校幼儿园当生活老师。家里的地由叔叔们代为打理。几年前,爸爸上山砍柴时出了意外,为了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一些外债。爸爸病好之后,丧失了大部分劳动能力,后来跟着老乡一起去了福建打工,每隔两年才会回来一次。他每周都去亲戚家用手机跟爸爸视频聊天。

小荣的家完全是原生态,泥地,几块木头搭了个床架子,上面有一床被絮,除了一盏电灯和一只电饭煲外,没有任何其他家电。

“中午吃饭没?”我没事找事地问。

小荣开始玩一个土豆,妹妹在身后怯生生地看着我。

“今天星期天,都玩什么了?”我感觉自己又有点尴尬。

小荣开始玩一个弹弓,妹妹在身后怯生生地看着我。

“住校的时候都干嘛呢?”我脑门开始冒汗。

小荣开始翻一本书,妹妹还是一脸的怯生生。

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他在用肢体动作告诉:中午吃了土豆,白天玩了弹弓,住校时候没事就看书。

麻老师替我了解围,嘱咐小荣好好做作业,好好照顾妹妹。正当我们起身想要离开时,小荣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张嘴说话了。

“老师,你能让那个老师教我唱歌吗?”

我明白他指的是本次支教的志愿者。

“当然可以。但是你要更大胆才行。能做到吗?”

小荣捣蒜一样地点头。

送我们出门时,小荣的妈妈说他特别喜欢唱歌。经常一个人把自己关在屋里拿把扫帚当话筒,又唱又跳。只是胆子太小,所以不用帮他去找音乐老师了,他肯定不敢张嘴。

但我还是决定试试。

第二天,音乐课,我围观。

“你喜欢唱歌吗?”音乐老师问。

摇头。

“那我们一起试试看,好不好?”

用力点头。

“啊……”当小荣鼓起勇气发出第一个音符后,我好像听见了花开的声音。


“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在我接触的所有孩子中,五年级2班的小珍(化名)是一个例外。她家里的条件不算很差,爸爸和妈妈经营着小本生意,哥哥在家帮忙。

十几年前,小珍父母曾去缅甸发展,在她和弟弟出生几年后,全家又回到国内。虽然姐弟俩没有户口,不过这并没影响他们在希望小学接受系统的义务教育。

我见到小珍时,她正哼着歌曲画画。歌曲轻快,画面绚丽,一看就是个积极快乐的小女孩。

“你好像特别开心”

“哈哈,老师你怎么看出来的?”

“嗯,你的画和歌都告诉我了”

“老师你真行。”

“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这么开心吗?”

“因为我有户口了!我终于可以上大学了!”

“这么好,来!吃个糖,开心一下。”虽然当时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她这么大了才有户口的问题。

“老师你想啊,只有有了户口才有身份证,有了身份证才能坐飞机去上海呢。”原来,小珍已经入选了“梦想”合唱团,将前往上海参加“乐行天下”新年音乐会。恰好,她在一个月前刚拿到了自己的身份证。

我从侧面了解到,很多从缅甸回迁至中国的家庭都没有户口。得益于中央政策,外来人员集中办理了户口。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将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一周的时间很短,到了该离开的时候了。我不会忘记自己在滇滩的短暂行程。这里的阳光和歌声向我诉说着梦想的形象。也许,我只是一厢情愿地闯入这个安静的世界。梦想是对距离的证明,这里的孩子们让我肃然起敬。我觉得罗伯特舒乐牧师的一段话,值得献给这些孩子们----

“不是每个人都应该像我这样去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但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设计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生命的灵魂,是心灵的灯塔,是引导人走向成功的信仰。有了崇高的梦想,只要矢志不渝地追求,梦想就会成为现实,奋斗就会变成壮举,生命就会创造奇迹!”

相关阅读:

滇滩位于云南省腾冲,一个中国西部边陲小镇,与缅甸克钦邦接壤。这里世代居住着汉、回、傈僳等多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09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2%,属多民族聚居的边境乡镇。

2004年,太平洋保险捐建了滇滩希望小学,并配置了电脑、图书、课桌椅、体育器材等设施。经过12年的发展,学校目前已有15个班级511名学生,其中30%的学生为傈僳族,接近20%的学生为贫困生。经过各方努力,滇滩希望小学现在已经是腾冲地区硬件设施最好的小学之一。

2016年11月,太平洋保险的12名志愿者再次来到这里支教,并帮助组建了梦想合唱团。

2017年1月17日,梦想合唱团的16名傈僳族同学,将登上太平洋保险“乐行天下”上海交响乐新年演出的舞台,放声歌唱。

梦想,在需要盛开的地方绽放。

  • 上一篇:享安闪电式注销 贵人鸟股东身份成拦路虎
  • 下一篇:大山里 一个有温度的音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