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10年期国债突破3.1% 央行3390亿MLF维稳资金面

时间:2016-12-07

徐燕燕

尽管资金面近日有所宽松,但仍未阻止债券市场持续暴跌的态势。12月6日,国债期货、现货开盘即双双暴跌,直至尾盘有小幅回升。显示出市场对债市一致看空的情绪。

当日下午,央行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结合近期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情况,人民银行对24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3390亿元,其中6个月1510亿元、1年期1880亿元,利率与上期持平,分别为2.85%、3.0%。

业内认为,公开市场资金投放的加权利率可能是短期内央行价格调控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在量上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保持资金面的平衡;另一方面,在当前去杠杆、抑制金融泡沫为核心的宏观周期内,市场短期资金与中长期资金的价格与供需的相互博弈将更为突出。

九州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尽管目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突破3.0%,但债市暂时还将处于黑暗时期。

债市暴跌继续

12月6日,国债期货、现货双双持续暴跌。截至收盘,5年期国债期货TF1703报99.395,跌0.25%;10年期国债期货T1703报97.580,跌0.49%,上午一度跌幅超过0.8%。10年期国债活跃券160017成交收益率报3.12%,10年期国开债活跃券160210收益率报3.47%,均较中债估值涨9BP。

资金面紧张、委外收紧传闻、大行赎回货币基金等传言造成了市场的恐慌。在过去的一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累计上行12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15BP。与此同时市场调整导致了一级市场的需求较弱,30年期国开债取消发行。

“感觉基金赎回砸盘厉害,不仅利率债收益率上涨,信用债也上涨了,现货和期货一起跌,银行资产负债表缩表已经开始,市场预期无法扭转,一些理财产品续不上,现在银行可能完不成基准收益率,就更不敢放资金,只能再卖债券,陷入恶性循环。”一位商业银行资管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导致近期固收类基金被大规模赎回的一个显见的直接原因是债市的持续下跌。最初只是在止损动机作用下的赎回,客观上造成了债券价格进一步下跌,而债券的进一步下跌又加剧了赎回潮,由此形成了目前债市收益率和赎回压力的螺旋式交互上升。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非典型紧缩态势下,央行和监管层近期控制信贷和限制表外业务规模扩张的努力起到了放缓信用创造、降低货币乘数、收缩货币供给的效果。而在贷款和存款相互派生的过程中,信贷投放的放缓也必然导致存款派生的减速,因此在银行资产负债表缩表过程中,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共振迫使银行以资产腾挪加以应对,在此局面下,银行产生对委外产品的赎回要求,由此形成推动固收类基金赎回潮的第二股力量。

“一方面,‘负债荒’下同业存单利率高企驱使银行寻求撤回收益率较低的委外基金产品;另一方面,面对赎回压力的基金产品又不得不抽回投向银行的同业存款或同业存单,从而又推高同业存单利率。这就是银行与非银同业相互去杠杆的传导逻辑。”明明表示。

资金面来看,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利率涨跌互现,隔夜shibor报2.2990%,下跌0.90个基点。7天shibor报2.4930%,下跌0.40个基点。3月期shibor报3.1039%,上涨1.50个基点,连续第34个交易日上涨。

与此同时,央行公开市场12月6日净回笼1200亿元,前一天净回笼600亿元。不过,当日下午央行就宣布开展3390亿元规模MLF操作。

央行出手维稳

华创证券首席分析师屈庆认为,在资金面宽松,股市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反映出市场对后期资金面还是比较担心,并不认为资金会一直宽松下去。

不过,明明认为,虽然在中短期内,资金面中性偏紧仍然是趋势,但市场也不必过度悲观。首先,从9月份资金紧张时央行的公开市场净投放,以及2013年12月钱荒时期央行放水的经验来看,如果近期市场出现资金过度紧张,预计央行还是会出手维稳市场的。其次,虽然10月以来中国各项经济数据总体向好,但未来增长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作为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房地产行业,各地陆续出台调控措施,未来不排除经济增速出现新常态下进一步放缓的可能。第三,近期美元有所回调,人民币汇率短期压力有望暂时缓解,或有助缓和债市利率上行压力。

同业报价共享平台DealingMatrix(下称“DM金融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下半年以来,央行越来越常规化地通过调整逆回购滚动量对资金进行弹性管理,向市场投放资金约10000亿元。此前,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余额基本稳定在7000亿元内。9月中旬加入28天逆回购后,逆回购余额一跃而上触顶15000亿元,并在之后3个月无论市场如何波动,逆回购余额的顶部始终牢牢锁定在15000亿一线。

上述分析报告指出,综合近期市场流动性总量较为恒定的特点,跨年资金面或延续紧平衡的格局。不过,因市场利率随季节性因素影响波动有扩大趋势,央行很有可能在年底资金特别紧张的情况下,以稳定利率为优先考虑,突破近期公开市场余额的上限。

此外,上周末央行参事末盛松成在媒体峰会上表示,“为稳定人民币预期,可以考虑加息”,也引发市场的热议。

屈庆认为,在汇率持续承压,外汇储备下降过快时,不排除利用加息来对抗汇率过快贬值的可能性。不过,他也指出,首先要考虑加息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说到加息,第一反应就是指贷款利率的上调,”屈庆表示,“但目前经济下行的压力依然存在,如果央行选择上调存贷款利率,会提高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经济是不利的。这里的加息更可能是指公开市场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2.25%的上调。”而后者将导致金融机构间的融资成本上行,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综合来看,临近年底资金面仍将面临较大波动,利率上行趋势还未结束,建议机构谨慎操作。

“结合近期市场利率变化规律,公开市场资金投放的加权利率可能是短期内央行价格调控的重要途径,也可能是当前市场中短期资金的利率中枢。在当前去杠杆、抑制金融泡沫为核心的宏观周期内,市场短期资金与中长期资金的价格与供需的相互博弈尤为突出,而维持流动性适中、资金价格稳定的关键还在于市场是否能对各期限资金灵活合理地配置。”前述报告中称。

  • 上一篇:债市回调资金面趋紧
  • 下一篇:铁总7日发行200亿铁路建设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