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毕业十年,有人月薪5千为生计发愁,有人月薪10万早已财务自由,人生高低分野,这些道理一定要懂!

时间:2019-10-08

有个事情可能很扎心:还有不到100天的时间,第一批90后就要30岁了!

这一届90后很不容易,早早的就头秃了、胃垮了、肥胖了……

但是,我们也看到一批优秀的90后,已经成长为名企骨干、甚至高管。

抛开学历不谈,同校同班毕业的同学,有人已经年薪50万,有人一时冲动裸辞之后,还在为下一份工作发愁。

人生分野,大相径庭!

那些在职场上做得好的人,是怎么实现的呢?

根据我的观察,大致有这么几个特质:

01

靠谱

1990年出生的鹿晗,谈到30岁的话题,说希望自己能越来越有责任感。

90后这代人,在职场上经常被吐槽没责任心:打不得、骂不得、稍不顺心拔腿就跑。

能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也就是靠谱的人,在职场上肯定不会差。

我之前认识的一个年轻人,92年小伙子,会计专业毕业后进入一家市属国企。工作第一年,因为另一个90后离职,留下的工作繁杂,没人愿意主动接手,毕竟不涨工资还要额外加班。

只有他主动接手了,在接下来的一年多里,因为工作涉及的内容,经常与领导开会沟通,加上他自己不懂就主动向领导同事请教,成长非常迅速。

工作还没满两年,他就负责集团层面的报表合并工作,深受领导重视。后来因为薪酬的原因,他跳槽到另一家单位,月薪3万起。

毕业5年,他已经年薪50万了!

遇到事情靠得住、做事有责任担当,这样的人想不升职加薪都很难。

02

混什么也别混日子

做什么也别做懒人

职场就是长跑,混日子一天两天看起来没什么,但是一两年之内,你就会发现大家的差距了。

造成差距的,不是能力,不是学历,因为能进入同样的平台,基本就说明你们之间的起点相差不大。

而发展轨迹不同的原因,就是学习与努力的程度了,最怕没有坚持下去和改变现状的决心。

一位读者,问过刘润这样一个问题:“我得到了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但是它跟我的专业和兴趣都没多大关系,学了也不知道有没有用,而且还会占用我很长时间,所以我到底要不要去学呢?”

刘润的回答很棒:

“在每件事情、每个职位上,都要榨干你所能学习的一切东西。千万不要手软。

你要相信,再小的事情,都一定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不要在意薪水的高低,不要纠结事情的难易,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从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学到最多的东西。

总有一天,你会把那些看似散落的点连接起来,成为一条线。

这条线会指引你,走向你想要的生活。”

03

思维决定高度

思维这东西,听起来很玄乎,但又确确实实地影响巨大。

往小了说,怎么合理安排工作,决定了你的工作效率;

往大了说,怎么正确地选择,决定了你的发展前途。

我曾经的一个实习生,让他找美联储历史的利率数据。第二天,他把数据给到我的时候,我确实有点惊讶:

美联储的历史数据整理好了填在Excel表格里,还绘制了折线图;

同时,他甚至找到了同期标普500指数、还有中国的利率数据,放在另一张表里。

我事先没有说这份数据是用来做什么的。我问他,这么做是怎么考虑的?

他回答说,您让搜集的数据除了单独呈现利率走势外,可能会用来做对比,所以我就挑选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一块统计了,一个是美国股市、一个是中国利率。

这是很小的一件事,我记忆至今。

虽然,你按照领导的要求,把事情做完也没有问题。但是,当你多想一步,很可能就给了你脱颖而出的机会。

04

多跟大神学习

为什么要跟大神学习?

经济学家张五常,在《经济解释》中提到过他读书时候的事情:

在大学念书时,我从不缺课,就是为了学老师的思考方法。

所有要考的试都考过了,我就转作旁听生。有一次,赫舒拉发在课后来问我:“你旁听了我六个学期,难道我所知的经济学知识你还未学全吗?“

我回答说:“你的经济学理论我早从你的著作中学到了;我听你的课与经济学无关――我要学的是你思考的方法。”

我这个偷“思”的习惯践行了很多年,屡遇明师及高手朋友,是我平生最幸运的事。

这些师友中,算得上是天才或准天才的着实不少。我细心观察他们的思考方法,在其中抽取那些非天才也可以用得着的来学习,久而久之就变得甚为实用。

这就是跟“大神”学习最有价值的地方:虽然你可能学历没他高,资源没他多,但是并不妨碍你学习他的思维方式。

我是杨德龙。

6岁时,我是大人们口中的“清华苗子”。

18岁,我是市高考理科状元,圆梦清华。

24岁,我决定跨专业考研,用半年时间学完了4年金融专业知识,考入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师从中国金融学泰斗级教授。

27岁,研究生毕业,我在资本市场低迷期,放弃保送读博机会,进入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南方基金,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事业连级跳。

37岁,我成了“公募基金第一网红”,按照粉丝量和曝光率来变现,估值达5亿人民币左右;被誉为“中国小巴菲特”,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

▲杨德龙登上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

现在,我是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中国证券业协会最年轻的――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杨德龙在央视财经频道进行节目录制

很多人都好奇,经济学家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觉得,经济学家就是用不同的模型来解释我们这个经济世界的人。我们会用不同的模型,来描述或者解决遇到的问题。

在金融证券行业磨炼十几年,从毕业入行开始,从研究员到基金经理,再到现在的首席经济学家。

我发现经济学的思维,其实不仅仅适用于投资上,对于职场的问题、人生的问题,都有很强的试用性,而我本人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毕业2年,收入破百万;

做研究:从业10年当上首席经济学家;

管基金:斩获基金界「奥斯卡」基金金牛奖;

写专栏:连年网络曝光度第一;

最年轻的证券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委员。

从去年底开始,我开始有意识地整理,对于自己职场上、生活上的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制作成了《从高考状元到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的职场进化论》这门精品课程。

这是我13年来职业生涯经验的系统性总结。

我将从职场、效率、人际、学习、财富等五个方面,为你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箱」。

比如,在你找工作的时候,即使没什么特别的兴趣点,但是你也可以借助「斜率模型」,找到一份前景不错的工作,依然不会轻易荒废时光;

比如,你不知道在职场上怎么表现,才能快速让同事领导认可你,我会告诉你如何利用投资的「能力圈」理念,帮助你在职场站稳脚跟,更重要的是,这些方法在你投资的时候同样适用;

比如,你可能很想学习提升,但是苦于工作太忙,时间安排不来、也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会告诉你就算是从0开始,也能快速掌握的「学习方法」;

比如,你可能家境一般,但是通过省吃俭用,攒下一笔钱,但是不知道怎么投资升值,我会用「美林时钟」这一个简单的工具,告诉你投资什么最赚钱;

……

在告诉你解决职场难题的方法论之外,我还会把我日常关于投资、关于经济等方面的思考,不定期地与你分享。例如,2019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我将其作为福利课,和你分享我一路的见闻与新鲜事。

▲杨德龙在巴菲特股东大会现场

我是杨德龙,欢迎订阅我的职场进化论,跟随我学习经济学思维关照下的职场、人生心法。

愿你脚下有风,历尽千帆归来,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

我精心挑选了实用的干货,打磨成20堂课程,包括职场篇、效率篇、学习篇、人际篇、财富篇等5大板块,还有不定期更新的超值福利赠课,让你走出迷茫、突破瓶颈、转换思维、告别平庸。

20期精致实用的音频课

不定期更新的超值福利赠课

20个首席经济学家的心法秘籍

让你走出迷茫,把握职场机遇

突破瓶颈,加速升职加薪

转换思维,步入精英行列

告别平庸,实现人生蜕变

永久回听,终身学习

听首席经济学家的职场心得

人生逆袭,手把手带你实现人生进阶!

识库限时特惠

¥99

原价¥299

首席经济学家心经,点击试听订阅课程

课程到底有多超值,往下看

20堂音频,可复制的人生进阶秘籍

20节精致实用音频课,可随时收听:所有正课已全部更新完毕。

每个人的成长中,都应该有一套正儿八经的高效进阶方法。

如果你也想跟随首席经济学家一起进步,现在就点击下方图片按钮报名,期待与你相见!?

订阅须知:

■ 本课程为“音频+图文”课程,共20期正课+不定期福利课,由主讲人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亲述,所有正课已全部更新完毕。

■ 本课程为虚拟产品,不支持退款,自己学,直接点击订阅专栏;赠送好友,点击“送好友”按钮。订阅后可永久随时学习收听,欢迎分享给亲朋好友,共同学习交流。

■ 如何收听?搜索关注“识库”公众号,识库入口常设在菜单栏,订阅后点击课程“目录”,选择具体章节即可播放。

■ 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想订阅、已订阅课程的同学请添加识库君微信:陆远(bill_200808),售前售后问题,欢迎咨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一套完美的中国公司财务流程(好文,老板及财务都该备一份!)
  • 下一篇:2亿港元!又一画作拍出天价,网友惊叹:女人生气贼贵!你看得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