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我花三天时间,弄明白一个秘密

时间:2019-10-24

这三天,做了一个事。

我找了800多个,成立5年以上的主动型基金。

回测了一下它们的赚钱能力:过去几年一直定投,能赚多少。

然后把它们,和沪深300指数对比,看谁更赚钱。

这可是个力气活,似乎很少有人这么干,我算到手指抽筋时,也突然问自己

――哈,我吃饱了撑的?

不是不是。

突然这样做,源于前几天看到的一个言论:

有人说,在牛市或者行情来了的时候,买被动的指数基金,比买主动型的强。

赚的更多。

所以我们要买指数型。

我看到这句话时,本能是否定的。毕竟上一轮牛市里,有一大批明星基金,赚的比指数型高多了。

而且不在少数。

那这样说的话,另一个问题就来了――

既然你觉得主动型的基金很厉害,比指数型性感多了,为啥你这两年,还一直建议我们买指数基金呢?

为啥不像以前一样,继续挑些厉害的好基金,让大家多赚点?

唔...之前聊过类似的话题,但基本是在说理。

一直讲的话,就空洞了。

还是――

用数据说话吧。

一个小科普:

主动型基金,就是由一群人操盘、调度的基金,基金赚多少,和这群人的操作水平有很大关系。

水平高的,就是明星基金、明星经理,会受到大家的追捧。

而被动型,就是完全、或者主要复制某个指数的基金,它是无情的机器,指数买啥它买它。收益呢,也是跟着指数在动。

比如沪深300基金,就是跟着沪深300指数在走。

买它,没惊喜、也没意外。

我的回测,选择了800多只主动型基金。

为什么选800个呢?

因为成立五年以上的、以买股票为主的、可以随时申购赎回的主动基金。

有这么多。

为什么选成立五年以上呢?

因为五年前,是2014年10月,正好是上一轮牛市的起点;

这些基金,起码经历了一轮牛市,和一轮漫长的熊市。中间还有震荡市。

见过的市面比较多了。

我做的回测有两种:

一种是从2014年10月――也就是上一轮牛市起点开始定投,到现在为止;

也就是定投五年。

一种是从2016年的10月开始,到现在为止;

也就是定投三年。

这样选的原因是,主流定投观点都说:

定投嘛,起码要坚持个三五年,是长期战争

――那我就选个三五年;

还有就是:过去的五年,有牛市有熊市有震荡,足够精彩了。很考验基金经理水平。

那这800壮士,和谁来PK呢?

和沪深300指数,这也是一个主流的对比指标。

你既然选择了主动管理,那起码要跑的赢沪深300,才好意思说自己厉害吧。

好,废话说了一箩筐,直接给结论――

过去五年

坚持傻瓜式定投(每月一次,每次1000)的情况下:

812个主动型基金,有383个跑赢了沪深300,429个跑输了。

过去三年

坚持定投到现在,结果是:405个跑赢了沪深300,407个跑输了。

沪深300,无论是定投了三年、还是五年,都处在一个比较中间的位置。

所以,咱们以后不能单纯的说:

买指数,比买主动型好;或者,买主动型一定赚的比指数高。

各一半一半的概率呢。

你买主动型的,闭着眼睛选,有一半的概率,收益还比不上沪深300。

甚至有很大可能定投了五年,还亏损着百分之十几、二十几――有26个基金是这样的。

就有点尴尬了。

但是――

如果你买“对”了,那些跑赢沪深300的,有一大票收益都特别的高。

让人眼红。

比如,过去五年定投,选沪深300指数基金,能赚17.88%。

而主动型基金里,有将近90个,收益是超过40%的,比沪深300高的多的多。

最多的一个,易方达中小盘(110011),定投五年能赚86%,也就是买了十万元,能赚8万6。

这就狠吸引人了。

那大家肯定蠢蠢欲动――

既然闭着眼睛选,也有一半的概率能胜,那我们只要多付出一点时间精力,选出几个厉害的出来。

岂不是一定跑赢沪深300?

曾经的我,也是个王者...

我也是这么想的。

说起来巧,大概就是2016年的10月,我呕血写了这篇《闭关两天,选出基金9支》

就是这样一个思路:

用4433法则,选长期优秀、稳健的。

当时千挑万选出的9个基金,有8个都是主动型的。

那么...三年过去了,定投这8个,和定投沪深300指数基金相比。

结果如何呢?

很可惜,定投三年的结果是,6个跑输了沪深300,只有2个跑赢。

其中有两个,还蛮“惨不忍睹”的。定投三年到现在,收益还是负的...

而这几个,当年可是赫赫有名的明星基金,收益很棒。

被无数人推崇。

说起来,我选的这8个,始终远远跑赢指数,业绩长期优秀的。

好像只有一个交银优势行业(519697)了。

...

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过去一直优秀的基金,到了这两年却掉队了呢?

这又要回到,我一直以来的说理部分了

――我为什么建议普通人,主要定投指数基金。

大家选主动型基金,有一个隐蔽的坑是――你只能看到过往的牛逼,但你看不清未来会怎样。

我们常说――巴菲特牛。

每一年,都有大批的人,可以跑赢巴菲特;但能长期跑赢的,凤毛麟角。

所谓的长期业绩好、基金经理长期优秀,都是通过“历史业绩”来看的。

但市场风格是会变的、常胜将军也难免遇到一劫。

能把高收益一直持续下去,真的太难太难了。

我选中的这800个主动基金里,有好多个,过去收益很牛X,但最近几年就乏力了。

远远不如以前。

可能过去一年赚好几倍,现在定投五六年,总收益不到5%――比如,中邮战略新兴产业。

当然,也有很多过去岌岌无名,这两年收益却明显好起来的。

随便举个例子:

比如,海富通内需热点混合(519056),2014-2015年定投收益-17.64%。

最近三年定投,58.95%。

...

更多例子就不举了。

这些基金,如果在2016年10月那个节点来挑选,它们的历史业绩,根本入不了眼。

但现在它们成了明星,都闪闪发光,被重点推荐了。

那过几年再看呢?

选主动型,难就难在――固然每一年,都有N多个远远跑赢指数的。

但这,并不能代表未来。

就像王菲在《开到荼蘼》里唱的――

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越女事务所。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央行上海分行“动口”警示“炒鞋”风险 深圳金融监管部门“动手”摸底
  • 下一篇:10万亿结构性存款迎大变局:支付宝、微信等互联网代销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