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另类投资:盲盒火了,背后的套路到底多深?

时间:2019-10-26

很高兴遇见你这里是大毛投资笔记点击“蓝字”加入我们吧ˇˇ

近日,一则关于盲盒的新闻火了!

本该安享晚年的六旬老人,一年居然在盲盒上花费了70多万!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震惊了,六旬老人本该安享晚年,公园里跳跳舞遛遛狗,是什么让这位老人跟随年轻人的潮流,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搜集这么多盲盒呢?早先听闻老年人喜欢购买保健品,对各种神奇功效深信不疑,现在又被盲盒吸引了目光,盲盒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能让无数人为之痴狂?什么是盲盒?

图片来源:微博

盲盒,诞生于日本,厂商将动漫形象制作成小型的树脂模型系列随机装入小盒子中售卖,一套盲盒中会有几种至十几种基础款卡通形象,还会有一两种隐藏款卡通形象,每个基础款盲盒的售价在29元至69元之间。买盲盒全凭运气,买到隐藏款的概率更是低之又低,也正是这样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让不少年轻人心甘情愿地掏钱,成为盲盒的狂热粉丝。“你不拆开永远不知道里面是什么”,盲盒在2019年,靠着这样的营销思维,火遍全国。人们纷纷说,小时候搜集小浣熊水浒卡的那群“傻孩子”,现在长大了。背后的套路有多深?套路一:不断推出新系列款只要新品不断,用户就永远有了消费理由,而对于一个IP而言,新的系列款其实大多就是包装设计上的改良,从制作上来说,成本并不像全新产品研发那么高。比如:泡泡玛特盲盒,每次出新品的时候都出一个新的款式,跟不同的卡通人物联名,设计新印花不断推出新系列,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新的设计,再通过营销手段进行推广,狂热的盲盒粉丝就永远有动力买单。

套路二:设置专用“隐藏款”“隐藏款”由于其稀缺性,可以制造一种产品消费寻宝体验。通常来说,系列款产品可以直接购买到,但这种“隐藏款”无法从常规渠道中购买,只能通过购买“盲盒”的形式抽中,这也可以算是一种饥饿营销手法。“隐藏款”的抽中概率通常很低,这也就能够刺激用户不断复购。小时候集过小浣熊水浒卡的朋友应该知道,有些特定卡的抽中概率其实非常低,如果要想抽中某张“稀有卡”,那要费不少买方便面的钱,这种手法同样被应用在“盲盒”营销中。

套路三:设置高价“限量款”如果说“隐藏款”可以刺激用户复购,那么“限量款”就直接刺激用户高价消费。“限量款”的做法并不少见,如果与“盲盒”营销再进行搭配,可以延展出更多营销花样,而“限量款”的推出还能在社交网络中形成较大声势,在二手市场上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这样的套路很简单,却让无数人为之痴狂,可爱萌萌哒的外表,成为无数女性的心头爱,更成为许多人童心的延续,一些“限量款”“隐藏款”的盲盒娃娃,更是被无数人狂热追求,在二级市场的价格水涨船高,原本五六十的娃娃,被炒到了几千块钱。我们不禁感慨,现在真的是什么都可以拿来炒!炒鞋之风,还未真正褪去,炒盲盒的潮流,便甚嚣尘土,消费层面的炒作可谓一个接着一个,令人眼花缭乱。随着商家的饥饿营销,以及市场上的炒作,让一个个原本普通的商品,成为社会层面的追捧品,身价和热度双双暴涨。但实际上呈现出来的是过于虚高的价格,难掩资本的泡沫。盲盒是‘碰运气’式购买商品,年轻消费者购买盲盒的好奇心理、占有心理和盲目攀比的心理都带有非理性消费的色彩。对于消费者来说,为了满足好奇心适度购买、收集盲盒无可厚非,但明知商家暗藏营销套路,却仍盲目跟风,甚至通过非正规渠道大幅加价购买,这是非理性的消费行为。盲盒能投资吗?

图片来源:微博试问,成本十几块的玩具,被炒到了几千块甚至上万后,真的会有人接盘吗?如果有,那只能说明泡沫越来越大了,而且这泡沫总有一天会破的,原因就是盲盒的实际价值撑不起其炒作后的价值,当潮水褪去,便会发现大多数的玩家都在“裸泳”。如果没有,便说明所谓的泡沫已经现了原形,真正的消费者不多,而炒作者则占了主导,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会套牢在里面,产生实质性损失。也就是说,本想着通过炒作盲盒,玩资本的游戏,结果却被资本给玩了。站在另类投资的角度,盲盒是一个价值不稳定的产品,泡沫与炒作的成分都非常大。如果把炒盲盒当做一种投资,最终只会陷入资本的游戏里,欲哭无泪。花五十多块钱给自己一个小惊喜,本无可厚非,但倘有集齐一套的执念,深陷“瘾”性泥潭,生活将不止有眼前的惊喜,还有未来的苟且。原创不易,还希望大家给大毛点个“在看”,谢谢各位读者的支持!

大毛投资笔记

了解更多投资知识,

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欢迎添加大毛个人微信(mao_fund)

一起聊财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大毛投资笔记。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 上一篇:暂时不用的闲钱,放这里就对了!
  • 下一篇:车险十字街头:停大险企百家机构业务or拉开彻底市场化改革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