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基金证券

公募规模突破10万亿 货基上半年表现抢眼

时间:2017-07-03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规模突破10万亿,排名前十位的基金公司规模占据“半壁江山”,行业“马太效应”凸显。价值型股票的良好表现成为带动基金业绩上升的主要原因。

 前十名占半壁江山

 据中证金牛中国公募基金数据库统计,截至6月30日,公募基金规模达10.17万亿元(该数据不包括QDII基金,为不完全统计)。116家基金公司中,管理规模过100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24家,管理规模过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有13家,规模过3000亿元的有9家。

 管理规模前十名的基金公司分别是天弘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易方达基金、博时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建信基金、嘉实基金(博客,微博)、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其中,天弘基金规模高达1.52万亿元,工银瑞信、易方达基金规模分别为6992.06亿元和4944.05亿元。上述10家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合计5.17万亿元,占全部公募基金规模的50.81%。2016年四季度,该比例为47.24%,2017年一季度上升至49.59%。

 较为稳定的公募基金前十强排名也印证了行业的“马太效应”。与今年一季度相比,前十强名单总体没有变化,只不过内部名次发生微调,例如一季度排名第五、第六的南方基金、招商基金在年中位次对调;一季度排名第九的建信基金跃升至第七名。

 不过,在行业“强者恒强”的格局之下,亦不乏“逆袭者”。本次前二十强出现新面孔――大成基金和平安大华基金,排名分别位列19名、20名。

 货基规模超5万亿

 二季度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货币基金。统计显示,二季度末,货币基金规模达5.11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4万亿元增加1.11万亿。剔除QDII基金外,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非货币基金规模为5.06万亿元,较一季度末的4.84万亿仅增加0.22万亿。

 今年以来,市场资金面偏紧导致短端资产价格上升,货币基金收益率呈上升趋势,大大提升了货币基金的吸引力。不过,监管部门正在关注货币基金规模上升带来的市场风险问题,可能会进行相关风险警示。

 货币基金经理认为,机构资金集中持有货币基金份额,潜藏流动性风险,可能是受到监管部门关注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一些机构持有人往往在季度初申购货币基金份额,并在季度末赎回。如果货币市场发生超预期波动,这种合作模式的流动性风险可能会暴露。事实上,去年底债券市场大幅调整,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行,机构投资者短期集中大额赎回,个别货币基金就遭遇投资者赎回与市场流动性缺失的双重挤压。

 龙头白马仍有看点

 据中证金牛中国公募基金数据库统计,今年以来233只主动股票型基金平均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93%,跑赢上证综指(2.86%)涨幅,其中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赚34.75%居首。

 受益于食品和大蓝筹等上半年大幅上涨,相关指数基金表现优异;混合型、债券型基金同期也收获正收益。相较而言,成长风格基金和量化基金表现不佳,净值滞涨甚至亏损。

 基金经理表示,成长股估值泡沫的消化已进入中期,但目前相对主板仍没有估值优势,下半年龙头白马市场风格将会持续。

 也有基金经理认为,下半年市场会呈现双向风格。由于上半年大盘风格已到极致,下半年或更均衡,大小盘都会表现不错。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影响,家电可能没有上半年那么乐观。不过,白酒的周期还在上半场,下半年或有较好表现。

  • 上一篇:国家队基金上半年平均收益近9% 嘉实新机遇最高涨超11%
  • 下一篇:公募上半年大盘点:规模突破10万亿 QDII业绩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