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创业板指报收1688.09点,涨幅为0.10%。据测算,中国创业板指数基于已公布业绩的市盈率目前为36.2倍,略高于纳斯达克综指的34.3倍,两者之差是中国创业板指数2010年启动以来的最低水平。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A股市场上证综指、沪深300、上证50和创业板指呈现极度分化的走势。其中,上证综指累计上涨4.51%,沪深300累计上涨12.37%,上证50累计上涨15.57%,同期,创业板指则累计下跌13.96%。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6月12日当周,创业板平均市盈率(整体法,下同)曾最高达到150.88,自那时以来,整个板块的估值水平腰斩再腰斩,截至目前,其市盈率已经下跌至47.61倍,足足下跌了68%。
成长性下滑已成为创业板的“死穴”。截至目前,创业板中报业绩预告披露完毕。上海证券研究显示,截至2017年第二季度,创业板业绩增速连续五个季度下滑,2017年中报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速 7.30%,其中第一季度业绩增速10.75%,第二季度业绩增速5.06%;剔除温氏股份后的创业板中报业绩增速25.65%,其中第一季度业绩增速26.26%,第二季度业绩增速25.27%。剔除温氏股份和一年内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60家创业板公司后,创业板2017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速从25.65%下滑到20.74%,而59家在过去一年内发生过重大资产重组的公司中报净利润达到78.29%。
据悉,创业板过去的业绩增长,有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外延式并购所带来的业绩并表上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创业板累计并购金额6263亿元,占2016年末创业板总资产的37%。2016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2017年以来,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活动数量和规模急剧下降。
创业板过去数年频频发生的并购行为,其带来的商誉减值风险正在显现。国金证券(600109,股吧)认为,A股并购重组高潮是在2015年,通常并购标的的业绩承诺期限为三年,即到2018年,将有大量的业绩承诺到期,届时没有了业绩承诺的约束,相关标的资产业绩存在大幅下滑的可能,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贡献会相应减少。截至2017年一季度,创业板所有公司商誉共2110亿元,将温氏股份剔除后,商誉占创业板公司净资产比例高达19%。高溢价并购带来结果之一是,一旦标的业绩不达承诺,商誉减值会严重影响到公司的盈利情况,巨额的商誉成为悬在创业板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作为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过去半年来正在大规模逃离创业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公募基金共持有571只创业板个股,持仓市值总计为2610亿元。但截至2017年上半年,创业板则共计有342只个股为公募基金所持有,持仓市值仅为10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