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楼市不断释放出大消息!
从上海宣布只租不售到广州租购同权,再到住建部等9部委下发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等等,一系列的大动作都表明租赁时代将成为楼市未来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不过我们看到,无论是上海还是住建部等9部委下发通知中列举的12个试点城市,实际上目前来看都还没有推出具有广泛意义,从全国层面指导租赁的立法或者全国广泛意义的通行条文。
今天,新华社在其网站上发表了题为“购租并举”实现百姓安居梦的文章,就给出了我们一个全国性租赁立法的大消息!
在新华社的文章中,最重要的一条信息是:
住建部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购同权!
具体而言新华社在文章是这么说的: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方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作为第一时间向大家公告广州实行租购同权的新媒体,暴哥当时说,广州开了先河之后,很可能将有其他城市跟随。
现在看来,无论其他城市跟不跟随,一旦住建部立法明确租购同权,全国所有城市都将产生租购同权的效果。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全国都展开租购同权有什么深远意义呢?
1、从法律层面确立租赁地位。
租赁时代下,要想让租房得到人们广泛的接受,真正扭转人们在看待租房和买房之间的偏见,必须得让人们实打实的看到,租房也可以,租房真的能够过上和买房一样的日子。
想要做到让租房有家的感觉,就必须给大家以保障。从权益方面保障,从平等性方面保障,从居住实用性方面保障。
而这种保障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显然是通过立法的形式,广而告之,且有国家意志为背书,具有强制性,普遍性。
租赁时代主导的长效机制看来越来越近了!
2、租赁时代构筑更加平等的社会
大家可能有感触,网络上,新媒体上火爆的文章、火爆的题材、火爆的观点几乎全都有房子。房子身上包含的意义是在太多了。
房子身上的财富属性或者说造福效应;房子身上的附着的大量超额权益,没有房子的人无法享受到的权益;房子产生的社会歧视,比如相亲、结婚没有房产会如何如何,年轻人去租房被拥有房产的人们歧视性的对待等等。
尽管不能说上述现象的产生都是因为租房和购房之间的不平等,但确实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租房这种行为的权益远远低于购房,租房人自身的权益又常常得不到保障。
租房传统上一直是一种较为弱势的行为,租房人的利益也是相对被社会所忽视的。
那么,如果我们从立法层面给租房权益、给租房人的权益确立起来,和买房一样,其实暴哥觉得,说实话,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未来的年轻人都将是一种极大的鼓励,也将极大的促进社会的公平。
3、房价预期实质性扭转
暴哥此前说过,真正让房价上涨的其实是人们的预期,或者说是人们的观念。
曾经有一房地产领域的教授做过实证调研,结果显示,人们预期房价上涨1%,房价就会上涨0.84%。
也就是说,其实政策面的调控、银行的限贷等举措真正作用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起到的效果是降低我们对于房价上涨的预期。而这些调控或者限贷等措施一般而言都是短期性的。
真正想要房价降下来,或者说不让房价上涨过快,那么必须长期性的扭转人们对待房子的态度。从金融领域,扩大人们的投资渠道是一个方面;从住房本身来说,让租赁房和购房在同一个舞台竞争,极大的确立租赁房的地位,同样会长期改变人们对于房价的上涨预期。
我们常常羡慕日本、德国等国家,租房方便,房价涨幅不大。都是因为,这些地方对于租房有强大的政府支撑,从立法角度明确、从观念传递强化等等。
4、租购同权是大势所趋。
由于人口增量的逐步走低,尤其2010年以后,劳动人口比例一直呈现出下跌的态势,未来对于楼市的有效需求其实一直在走弱。
而另一端,从房产的角度来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房子的增量一直在增加。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全国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达40.8平方米。
这一指标其实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从全国层面来说,从居住层面来说,其实这反应出,人们的买房的居住需求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40.8这个数字也说明,投机、投资为目的的买房者正日益增多,因为建筑面积是超越人口增速,也就是实际需求的。
过剩的房子需要怎么充分利用起来呢?显然让他们进入到租赁市场是最好的选择。
大量的租赁房和大量的租赁需求,也将让租赁市场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据新华社的文章,我国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市场份额只占2%左右,相较于发达国家成熟市场20%-30%的比例,差距非常大。
当然,租赁时代,并不是说就不需要购房,不需要买房。只不过今后买房这种行为将更加自主,有能力,有条件就买,而不会成为一种负担。
另外,租房体系建立起来后,将和买房体系一道构筑起不同需求的住房体系,分层次满足不同人群。真正发挥房子拿来住的目的性。
最后暴哥想说,如果租购同权能够通过立法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那么楼市将发生真正意义上的颠覆性效果,尤其对于人们买房的观念将有实质性的冲击。
当然,对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一些人口流量大的二线城市来说,人口和优质资源之间的矛盾可能会一直存在。因此除了发展租赁住房以外,让教育、医疗等稀缺资源变得不稀缺,把好的资源分散来开或许同样重要。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暴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