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第二届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大会在沈阳举办,来自风险管理公司和东北地区产业企业的各位代表围绕衍生工具的作用和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深入交流。会上,辽宁禾丰牧业(60360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丰牧业”)分享了自身开展套期保值、基差贸易业务的体会和经验,为参会农业企业做好风险管理、实现稳健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禾丰牧业董事长金卫东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农业企业要想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具备高度的价格风险管控意识,因为农业企业同时面临来自上游原料和下游终端产品的诸多不确定风险因素,包括天气,疫病,自然灾害,政治因素等,而较低的利润水平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本身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农业企业关联方的抗风险能力和意识也相对较差,来自关联方的风险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最近三年,饲料生产企业已经由15000家锐减至不足6000家,而且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一过程首先是把经营差的企业淘汰掉,然后就是淘汰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的企业。有些企业具备较强的经营、研发和服务能力,但因为风险管理工作不到位而被淘汰,是非常可惜的。因此,企业必须重视经营过程中的风控环节。”金卫东说道。
金卫东认为,从实践来看,做好价格风险管理需要专业化的分工管理、与外界的合作互动以及先进的采购模式作为支撑。为此,禾丰牧业制定了科学完善的风控管理条例,组建了专业的信息研究、现货采购和期现结合团队,在供求分析、行情研判、原料采购以及期货期权运用等方面实行精细化管理。“过去采购经理什么都管,现在是专人专项,便于采购经理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也方便企业及时了解市场价格走势。”
禾丰牧业还秉持“信息互动, 资源分享, 合作共赢”的理念,与战略供应商、期货公司、信息平台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金卫东看来,与战略供应商的关系非常重要,“他们专业、信誉度高、履约能力强,不仅为我们供货,也向我们传递关于市场和风控的最新知识。有些操作需要和战略供应商一起来完成。”
金卫东进一步表示,禾丰牧业早已不局限于传统的“随行就市”采购模式,而是综合运用基差采购、虚拟建仓、套利保值、期权保值、现货移库、期货交割等模式或方法,借助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来管理原材料的价格波动风险,目前豆粕的基差采购量已经占到总采购量的80%。今年4月,禾丰牧业在豆粕价格为2560元/吨时点价4万吨,而6月初时豆粕价格已经涨至2920元/吨。通过使用基差贸易中的买方点加权,禾丰牧业大幅提高了盈利能力。“今年1-9月,基差贸易累计为公司节省豆粕采购成本5000万元。我们还曾通过期货空单保护玉米现货头寸,不仅规避了下跌行情中的风险,还实现了120元/吨的利润。”金卫东说道。
禾丰牧业还曾尝试通过期货交割进行原材料采购,标的为7000吨2号黄大豆。“很多人认为期货是虚的,其实不然。期货是虚实结合的,而期货交割就是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最终保障。”金卫东表示,在大商所的推动和永安的指导下,禾丰牧业通过期货交割买入的大豆成本比直接在现货市场购买的成本每吨低约200元。期货交割采购规模虽然不大,但给禾丰牧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对于企业在套期保值中应注意的事项,金卫东认为最重要的是守住将期货用于保值的原则。企业应该认识到参与期货市场是为了稳定利润,而非增加利润,并根据业务中实际涉及到的现货量来确定套保头寸。如果冒险过量建仓,企业可能会获利更多,但也会导致企业面临不可控的风险,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对生产型的实体企业来说,套期保值是特别有效的操作方法,但是必须要做好企业内控,真正将期货工具用于保障利润。”金卫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