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从最新财报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国旺旺依然没有能够摆脱“业绩颓势”,以至于业绩公布当日,股价大幅跳水。
6月5日,中国旺旺终于发布了2017新财政年度(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材料显示,中国旺旺2017新财年实现收益约为202.74亿元,同比增长6.6%;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接近31.16亿元,同比跌幅在6.6%左右。
对此,中国旺旺方面在公告中表示,2017年,公司优化了业务组织功能,新的财政年度营业额较前一年同期成长6.6%达到了202.74亿元,其中旺仔牛奶、米果主品牌、冰品及小馒头等主力产品均达到或接近双位数增长;但毛利率因为受到部分原材料及包材价格上涨影响,较前一年同期下滑至43.1%;最后归属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净利润较前一年同期下滑6.6%达到31.16亿元。
然而,业界也有不同声音。
“其实整个食品行业都在遭遇原材料及包材价格上涨的挑战,但是,龙头品牌及时进行产品升级,毛利率并未明显下滑,且盈利指标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一位食品企业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中国旺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未能及时跟上时代潮流,产品更新速度较慢、营销思路不够创新、品牌老化较为严重,等到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有点晚了,“伊利、蒙牛旗下新品层出不穷,且频频亮相各大热门综艺和大型体育赛事,并邀请当红小鲜肉代言,与之相反,中国旺旺旗下产品却很少出现在这些炙手可热的IP活动之上。”
从收入构成来看,截止2018年3月31日止12个月,中国旺旺的米果、乳品及饮料和休闲食品实现收益分别约为56.54亿、96.15亿和49.62亿元,同比增长7.1%、8.4%和4%,但毛利率“清一色”都在下滑。
为了贴合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中国旺旺也在尝试革新,比如制定渠道+产品的多元化行销策略,并透由渠道的下沉及新兴渠道的开拓,补强终端网点覆盖,提升产品上架率;并通过多样化的数字化行销方式,强化品牌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基于此,作为中国旺旺主力产品的旺仔牛奶,在2017新财政年度中表现较为亮眼,收益同比增幅达到10%,从而助推中国旺旺的乳品及饮料板块实现增长。
对此,中国旺旺方面指出,除了传统渠道有恢复性增长,电商渠道较去年同期成长超过一倍,成为乳品及饮料小类重要的成长动因;另外,现代渠道也实现10%-20%之间的高位数成长,使旺仔牛奶的市场渗透率及空白渠道上架率有效推升。
尽管如此,旺仔牛奶已经告别“巅峰时刻”!
2017新财政年度,中国旺旺的乳品及饮料板块收益约为96.15亿元,其中旺仔牛奶占比在90%以上;粗略计算一下,旺仔牛奶销售在87亿元上下。
然而,旺仔牛奶“风光之时”,一年销售超过100亿元;
换言之,尽管旺仔牛奶也在“革新”,但依然未能重回“巅峰时刻”,从整体趋势来看,近年来,旺仔牛奶销售下滑比较严重。
与旺仔牛奶不同,伊利旗下安慕希、蒙牛旗下特仑苏的销售势头却依然强劲,其中安慕希年收已经达到120亿元左右。
“由于人们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伊利、蒙牛旗下都在以鲜奶为原料,但旺仔牛奶却还在使用营养存在损失的复原乳,这就与行业消费升级显得格格不入,” 上述食品企业人士告诉《财经啸侃》特约、独家撰稿人五谷君,鲜奶工艺正在成为主流趋势,旺仔牛奶应该“顺应时势”,否则,旺仔牛奶的市场会被伊利、蒙牛进一步蚕食。
5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奶业振兴事项,为推进奶业振兴,提升乳品质量安全水平,会议强调,要强化监管,修订提高生鲜乳、灭菌乳等国家标准。
对此,乳业资深专家王丁棉等行业人士表示,国家试图通过标准引导、鼓励企业以生鲜乳特别是优质生鲜乳为原料,其实国内部分龙头企业,比如伊利蒙牛三元光明,已经在做了;
但是,有些企业仍在生产复原乳,即以大包粉为原料(注:与生鲜乳比起来,大包粉的采购成本更低),这些企业未来如果不能因势利导,随着标准落地以及牛奶知识普及,复原乳就会被逐步淘汰,或者说复原乳的市场会被进一步挤压。
由于拳头产品遭遇瓶颈,且迟迟未能重回巅峰时刻,中国旺旺也踏上了多元化之路,除了将饮料、乳制品、休闲食品等作为发展重点,还推出了方便面、婴幼儿辅食、鲜食产品流通等一系列新品。
不过,从目前来看,效果还不明显。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中国旺旺之所以走多元化路线,是已经意识到其品牌和产品已经老化了,然而由于没能抓住消费者的需求,加上市场上米果类产品的可替代者越来越多,导致中国旺旺整个产品线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
朱丹蓬认为,中国旺旺的多元化成效不大的另一个症结在于渠道老化,随着年轻消费者更倾向电商,原本中国旺旺在线下推广的强项反而成为了其发展的桎梏。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财经啸侃。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