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弘业期货“萝卜章”调查:公司治理难防个人问题?

时间:2018-08-11 10:52:38

陈嘉玲、郑利鹏

两年之后,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03678.HK,以下简称“弘业期货”)“萝卜章”事件仍未平息。

8月9日,就近期备受关注的“萝卜章”事件,弘业期货独家回应《中国经营报(博客,微博)》采访时表示,报道中所涉及的纠纷,为2016年7月公司一名员工涉嫌伪造公章,私下与客户签订所谓“资管合同”而引发的系列纠纷。

“公司从未签署,也从未授权该员工签署该等‘资管合同’,客户将委托资金汇入该员工个人银行账户,从未收到相关委托资金,也从未按照合同提供相关资产管理服务。”弘业期货相关负责人进一步表示。

不过,《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媒体报道的客户田强与弘业期货之间的纠纷并非孤例。截至2017年12月31日,弘业期货仍有多起未审结的重大诉讼。尽管相关投资者向机构索赔的诉讼请求遭到法院驳回,但“萝卜章”“代客理财”频发,或一定程度上隐现着弘业期货在公司治理、人员管理方面的风控漏洞。

值得一提的是,田强等投资者在弘业期货购买的产品是“期现套利”,属于资产管理业务。该事件发生于2015年和2016年,恰是弘业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快速发展时期。

理财遇“萝卜章”

从高收益理财到“萝卜章”,变故陡生于2016年5月。彼时,投资者田强在弘业期货天津营业部购买的资管产品未能如期付息。

据了解,自2013年10月起,田强开始以旗下公司名义在弘业期货天津营业部购买理财产品。田强称,2015年11月,他以旗下国瑞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瑞投资”)的名义,与弘业期货负责人、法定代表人马华林签订合同,将5000万元人民币资产委托弘业期货管理,约定月收益率为2%,若收益低于2%,则由弘业期货负责补偿。

巧合的是,就在付息逾期的一个月前的2016年4月,田强刚刚以旗下公司名义与弘业期货签订了两份资管合同,转入280万元款项。至案发之时,国瑞投资与弘业期货尚有3份存续合同,涉及未偿还本金约2100万元。

法院文件显示,弘业期货方面称,涉案的3份资管合同均不成立,合同上的印章系伪造,且马华林虽然是天津营业部负责人,但是其职务也仅限于天津营业部,并非公司的管理人员,且所有资金都进入了马华林个人账户,因此所形成的法律后果不应由弘业期货承担。而国瑞投资作为一家金融资产管理及咨询公司,且又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应完全知晓真实、合法的资产管理业务的操作流程和法律文本,亦有能力对马华林超越权限签署涉案合同的行为作出辨别。

而从田强提供的材料来看,弘业期货分别于2015年2月2日和2015年3月1日出具确认说明,认可收到国瑞投资委托理财款1820万元,并加盖弘业期货天津营业部财务章。“弘业期货只针对公司公章进行了司法鉴定,称公章系伪造,但自始至终未否认相关收据上的财务章的真实性。”田强质疑道。

一位金融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通常来说,公司有公章、合同章、财务章,都应设置严格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控制。而财务章一般用于单位会计核算、银行结算业务等。若财务章属实,“加盖弘业期货天津营业部的财务章的资金确认说明,可以视为期货公司对涉案款项的确认”。

弘业期货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避了关于财务章是否真实这一问题。

另外,根据合同,汇款账户为马华林开立的个人账户,该理财协议由弘业期货进行实际资金管理交易,并对委托方的本金及利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担保。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2016年8月2日,田强将弘业期货诉至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今年3月8日,秦淮区人民法院根据相关规定作出裁定,驳回了国瑞投资的起诉,并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田强随即又上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6月15日,上诉再遭中院驳回。

“2016年7月21日,公司向公安机关报案。7月22日,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对该员工伪造公章案立案侦查。”弘业期货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而根据终审裁定书,该等案件由于涉嫌经济犯罪,应移送公安机关处理,有关事实以司法机关的调查结果为主。

涉多起重大诉讼

田强与弘业期货之间的纠纷并非孤例。

一审法院提到,其受理的关联案件中,马华林以同样的方式,以弘业期货公司名义先后与天津汇融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融保理”)、王树义、都业飞等签订《资产委托管理合同》,共收取资金合计3240万元。

据了解,在马华林伪造公章案的侦办过程中,发现马华林持有加盖了“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公章的“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书”,并以“弘业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证书”进行融资。

汇融保理工作人员都业飞表示,2015年5月20日,马华林以弘业期货公司股权证书签订保理业务合同,但合同到期后并未归还本金500万元。都业飞和弘业期货公司核实后发现被骗。

此外,今年4月份,弘业期货在港交所发布的2017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目前仍有多起未审结的重大诉讼,其中3起诉讼涉及“员工伪造印章案”,即上述提及的汇融保理、王树义和都业飞相关案件。

另外,两位投资者因委托理财合同纠纷起诉弘业期货北京营业部。根据公告,两位投资者诉称,弘业期货一名前雇员向其推销理财产品,未经客户授权擅自开展期货交易,并将客户账户的委托理财资金转移至营业部账户进行违规交易,导致客户资金全部亏损。

记者注意到,弘业期货2017年审结的案件亦有3起。据了解,已审结的某案件,是其营业部原负责人代理客户从事期货交易并造成损失。原告诉请“判令期货公司承担其账户的交易损失、交易手续费及相关利息”,但多次被法院驳回。此外,这一“代客理财纠纷”案值将近6000万元。

资管业务加速

据记者了解,上述田强等投资者在弘业期货购买的产品,是“期现套利”,属于资产管理业务。而相关纠纷主要发生在其资管业务迅速发展的2015年和2016年。

2015年底,弘业期货在港交所上市。

上市前三年,2012~2014年,弘业期货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76亿元、3.25亿元、2.74亿元,净利润分别是9653.6万元、6327.9万元、5820.4万元,营收利润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记者注意到,弘业期货的营业收入,主要为佣金收入与手续费收入以及利息收入,其中前者占很大比例。数据显示,2012~2014年,期货经纪业务收入从2.3亿元、2.1亿元一路下滑至1.4亿元。而2013年和2014年的资产管理业务刚刚起步,收入分别是13.7万元和40.1万元。

据其港股上市的招股书,“我们通过从事新业务致力多元化我们的业务及收益组合,于2013年2月开始期货资产管理,并于2013年6月开始商品贸易及风险管理业务,提供期货及现货套利、合作套期保值及仓单服务,以补充我们整体的业务。”

颇值注意的是,2016年,弘业期货的资产管理规模为8.61亿元,相较于2015年的3.13亿元,同比增长304%。同时,资产管理业务实现364万元的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9%,交易资产管理账户45个,比2015年末增加22个。

可见,2016年正是弘业期货快速发展资管业务的时期。该年度年报称,公司在资管业务领域亮点频频,资管产品线丰富,主动管理类产品增多,增加期权、股票、债券、同业存款等业务投向。

尽管上述相关投资者向机构索赔的诉讼请求遭到法院驳回,但“萝卜章”“代客理财”案件的频发,一定程度上隐现了弘业期货在快速发展资管业务的同时,公司治理、人员管理方面存在着不小的风控漏洞。对此,弘业期货回应称,公司一直严格按照监管规定从事资产管理业务。

2017年,弘业期货的资管业务持续增长,规模为15.05亿元,同比增长74.8%。不过,其业务收入仅为222万元,反而下降了39%。

此外,2015~2017年,弘业期货的营收和净利润稳定增长,营收分别为2.93亿元、3.11亿元和3.36亿元,同期净利润为7017万元、7890.3万元及1.02亿元。

虽然弘业期货财务数据稳定增长,但是公司的H股股价走势却并不理想。

弘业期货在港交所上市以来,股价一直低于其2.43港元的发行价,长期处于破发状态。今年1月2日,发布了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招股书,拟发行1.2亿元A股,股票数量不超过12000万股(占公司于发行前的总股本90700万股的13.23%)。

  • 上一篇:比特大陆IPO规模或达180亿美元 最早第四季在港上市
  • 下一篇:恒指综合大中型股指数成分股增至303只 加入俄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