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股票大盘

植华集团赴港IPO 代工业务继续攀升

时间:2018-10-15 04:14:00

图虫创意 图

近日,植华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植华集团”)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招股书,德健融资是其独家保荐人。

据了解,植华集团是一家背包与旅行箱产品代工企业。

招股书显示,植华集团于1989年开始经营业务,总部设于香港,生产厂房位于广东省深圳及江西省赣州,在丹麦奥尔胡斯设有销售及营销办事处,在香港总部、丹麦奥尔胡斯的销售及营销办事处以及中国深圳的全球发展及供应链中心亦设有三间展厅。

此外,2015年-2017年及2018年前4个月,植华集团来自北美及欧洲的收入分别为4.97亿港元、5.14亿港元、5.36亿港元、1.8亿港元,分别占总收入的79.4%、81.6%、81.2%及88.9%。

那么,客户遍布全球的植华集团情况究竟如何?

成本压力巨大

2015年-2017年及2018年前4个月,植华集团分别实现收入6.26亿港元、6.3亿港元、6.6亿港元及2.03亿港元;毛利分别为1.3亿港元、1.23亿港元、1.41亿港元及3989.4万港元;净利润分别为2834.1万港元、2461.8万港元、2832.9万港元及-251.4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2015年-2017年,收入始终超过6亿港元的植华集团,净利润从未突破过3000万港元大关。

从财务报表来看,主要系其销售成本和销售开支(行政开支),吞噬了大部分收益。根据招股书,植华集团销售成本主要组成部分为已售存货成本及劳工成本,2018年前4个月,这两部分分别占总销售成本的81%和14%。此外,植华集团的行政开支中,占比最高的员工成本也在节节攀升。

一位证券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人工成本上升是大趋势,这是植华集团现在和未来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也是代工企业必须承受的压力。

如此,无怪乎有媒体认为,植华集团上市的背后,或是一部OEM辛酸史。

资金承压

根据灼识投资咨询报告,按照2017年的出厂收入计算,植华集团于总部设在中国的背包及行李箱产品公司之中排名第八,市场占有率约0.76%,这一市场包括OEM(贴牌生产)、ODM(原始设计制造商,即包含设计和制造的生产商)及OBM(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背包和旅行箱的OEM、ODM市场属于高度分散的市场,业内竞争者甚众,排名第八的植华集团市场占有率仅仅0.76%就说明了这一点,从植华集团的成本情况也可以看出,其核心技术能力并不突出,议价空间十分有限。

纵观植华集团的招股书,可以看出其负债和应收款项等情况并不理想,资金在短期内存在一定压力。2015年-2017年及2018年前4个月,其资产负债比率分别为84.2%、58.3%、111%和98.6%,存货分别达7.4亿港元、6.2亿港元、5.8亿港元和7.7亿港元,贸易及其他应收款达14.2亿港元、13.8亿港元、17.2亿港元、10.8亿港元,从这些数据或许可以看出植华集团的银行及其他借款数额始终较高的原因,也使得其变现能力打了折扣。

代工业务攀升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中国推动制造业向“智造业”转变的大趋势下,植华集团的代工业务比重仍旧在攀升。

据了解,植华集团目前最主要的业务就是自有标签产品,自有标签产品也就是公司按OEM及ODM方式生产的代工产品。

2015年-2017年,植华集团代工产品的比重连年增长,从62.5%涨至65.1%,2018年前4个月甚至达到了80%。虽然植华集团因此稳住了市场份额,其年度总收入也处于上升态势,但自有标签产品的毛利率基本在12%左右,实在难以体现公司的竞争力。

根据招股书,植华集团拟将融资款项用于以下用途:一是,用于加强集团在特许品牌产品设计及开发的工作,以提升集团的市场渗透率;二是,用于加强集团的设计及开发能力;三是,用于扩大集团的销售及营销网络;四是,用于加强及改善集团的制造能力;五是,用于提升集团的资讯科技管理系统,以提升营运效率;六是,用于偿还若干未偿还的银行借贷;余下用于集团营运资金。

由此可见,植华集团也意识到了公司应该发力的方向,是否能够提升公司“智造”能力是企业上市后面临的考验。

  • 上一篇:成志控股(01741)公开发售超购5.0倍 预期10月16日上市
  • 下一篇:福耀玻璃:全球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构造极高的客户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