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减产未能抑制行情走低,稀土价格半年跌去三四成

时间:2017-05-11

本报讯 (记者 呼跃军)进入12月份以来,稀土主要品种平均价格较6月份下跌了30%~40%。下半年以来,大型稀土企业纷纷停产或减产,但也并未能遏制稀土价格一路走低。

记者12月11日从全国各大稀土生产企业了解到, 从今年7月份开始步入下跌通道的稀土市场一路走低,国内稀土各品种价格普遍低迷。目前,国内主要稀土价格分别为:氧化镨钕755200~831100元/吨、氧化铽12136~14090元/千克、氧化铕16470~18230元/千克、氧化镝7845~8470元/千克、氧化钇311410~364200元/吨、氧化镧123201~130200元/吨、氧化镨762100~801800元/吨、氧化钕873020~1012000元/吨。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稀土价格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上半年稀土价格暴涨时国内部分稀土矿过量开采,部分地区滥采盗采问题严重,造成市场供过于求,而价格暴涨也抑制了下游分离产业的需求,导致后期需求萎缩;另一方面是由于资金链紧张及下游需求减少,稀土价格开始逐渐回落,而受国家限制稀土开采额度,实行稀土专用发票等政策影响,经销商开始大幅抛售前期囤货,从而导致稀土价格加速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下半年以来,五矿集团、包钢稀土等大型稀土企业的停产或减产并未能遏制稀土价格的下跌趋势,说明依靠资源整合、由大型企业主导产业发展的行业格局仍未完全成型,而规范行业秩序,加强稀土开采监管依然是当前稳定稀土市场价格,理顺市场运行机制是关键所在。

虽然内销价格不断下跌,不过出口产品价格总体保持稳定,涨跌互现。今年我国第一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为14446吨,第二批配额15738吨,全年配额为30184吨。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总共出口稀土1.2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65%。

来源:中国化工报

  • 上一篇:刚性需求不断增长国内乙烯走入“大乙烯”时代
  • 下一篇:中国建筑业总产值25年增长逾14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