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超短理财投资期过短实际收益并不可观

时间:2011-04-07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不少银行争相发售超短期理财产品,以高收益揽客。不过,理财人士提醒:这类产品看似收益率很高,但因投资期过短,实际收益并不可观,不如选择收益率适中且比较稳健的中长期产品。

不少银行针对小长假推出了5天到7天超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从4%至6%不等。尽管产品投资门槛高于5万元起卖的常规产品,分别为10万元至500万元不等,但一经推出便遭到了投资者疯抢。

“目前银行的活期存款收益率只有0.4%,将资金由活期存款账户搬到这样的短期理财产品上,收益率可以提高十多倍。清明期间股市休市,用闲置的第三方存款资金购买理财产品两不耽误。”投资者刘女士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高达6%的预期年化收益,不仅远高于活期存款利率,甚至超出了半年甚至1年期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目前银行发售的1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约4%至5%。不过,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师告诉记者,虽然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相应的储蓄利息高出很多倍,但如果理财资金少,投资这类产品意义不大。

按照当前6%的最高年化收益,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如果投资金额为200万元,5天的理财收益可以达到1640元;而如果投资金额为10万元,到期收益仅为82元而已。另外,理财产品通常都是发售截止日后一天开始计息,投资期到期当天停止计息,资金第二天或是更晚才到达投资者账户上,也就是说,以一款5天理财产品为例,实际占用资金时间至少是7天。比如一款5天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投资10万元到期收益为68.5元。如果实际占用资金7天,即使每款产品到期后都有同类产品替代,投资者一年也只能购买52期,总收益为3562元,换算成年收益仅为3.562%,这比很多三个月或半年期产品的收益率都低。理财师认为,对手中有中长期闲置资金的投资者来说,并不适合盲目购买收益率较高,但缺乏投资连续性的超短期理财产品。“这类产品看似收益率很高,但因投资期过短,实际收益并不可观,不如选择收益率适中且比较稳健的中长期产品”。

来源:北京晚报

  • 上一篇:货币政策传导链发酵 二度加息或成诱多窗口
  • 下一篇:加息影响存变数 债市策略现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