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央行再度加息 专家:既防输入型通胀又防资产泡沫

时间:2017-05-12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今起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去年以来第四次加息。

“今年以来,从原材料价格到劳动力成本都在快速上涨。大地震后缺电少油的日本大手笔在全球买油,地缘政治不稳定,使得国际原油产量下降,国际油价已经冲至110美元以上。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成本推动型的通胀十分明显,稳定物价的压力很大,所以央行必须出手,对可能再度攀升的通胀压力作出应对。”昨晚,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的一位货币政策专家对记者说。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昨晚表示,加息符合市场预期和央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基调。全年的大环境是收缩流动性和控制物价,加息应视为对既定货币政策的落实,但频度明显加快,虽出乎意料,也是物价形势所逼而不得已的选择。鉴于今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复杂性,央行行长周小川明确表示,“不排除继续使用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来管控流动性。”数量型工具的准备金率调至20%的历史峰值后,紧跟着启动价格型的利率工具,符合市场逻辑,也验证了货币当局的态度:中国货币政策已完全进入紧缩周期。

多位专家表示,中国货币当局目前还是在采取“小碎步、不停步、边走边看”的调控政策,观察政策效果,等待政策的累积效应出现。目前的通胀形势还在演化,0.25个百分点对负利率条件下的存款人更像是一贴安慰剂。但对于想控制的一些过热行业,0.25个百分点似乎又难起作用,房地产企业现在通过信托融资,资金成本都在20%以上,如果按0.25个百分点加息幅度,加息50次(一个点4次),开发商都愿意要。当然,对于利率水平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和有房贷的人来说,任何一次加息都意味着资金成本的上升,对全社会来说意味着资金更趋紧张。

专家们认为,今年经济形势复杂,既有累积的流动性过剩导致的通胀压力,又面临着新的成本输入型的通胀压力,多重因素迭加,使得以房地产为代表的资产价格在密集调控下仍然坚挺,加剧了央行对资产泡沫的忧虑。省银监局局长于学军认为,现在社会上弥漫着一种“通胀恐惧症”,从早两年的抢购农产品、奢侈品到现在的抢盐、抢日化用品、抢贵金属。通胀如果不能被有效遏制,过剩的社会资金必将加速流向“资产池子”以求保值增值。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下,“限购”、“限贷”、“限价”仍不断受到各种变通手法的挑战,现金购房大面积出现,越是高档房越是哄抢。所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息只能视为一种选择,能否起到抑制作用还难以判断,但更重要的是积极推动金融创新,要有更多的投资工具来分流过剩的流动性。 来源: 新华报业网 陈志龙


  •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连创新高 三率齐动渐行渐近
  • 下一篇:美联储政策出分歧 美元指数延续跌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