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PMI明升暗降依然艰巨 发改委称物价形势不容乐观

时间:2011-04-02

昨日(4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发布报告。该报告显示,3月PMI为53.4%,环比上升1.2%。

这一数据表明,3月PMI结束连续三个月的下行趋势,出现小幅回升。

汇丰中国同日公布3月份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从2月份的51.7%升至51.8%。业界认为,尽管这一数据升幅较弱,但是在趋势上同中国官方PMI一致。

中金公司报告则称,3月份PMI上升幅度小于往年,相比较而言是一种明升实降。该报告指出,与今年前两个月经济初步放缓的迹象一致,3月PMI显示出政策紧缩效果已经体现在实体经济上。

投资增速拉高PMI

3月PMI环比上涨1.2个百分点,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同上月相比,采购量指数、进口指数、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其中后两个指数回落接近2个百分点。其余各分项指数有所上升,其中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上升幅度较大,超过4个百分点。

从PMI分项数据来看,本月新订单指数为55.2%,比上月回升0.9个百分点。从结构上看,有升有降,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计算机及通讯器材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一直保持高位,3月又现强力回升;而能源及基础性原材料制造业需求不升反降。

在出口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回升1.6个百分点,至52.5%,显示外需市场也有较强恢复。分行业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高于50%,而机电产品也一直在中国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

有关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3月PMI小幅度回升,很大程度上源于1~2月份投资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速。

经济回暖不明朗

对于PMI的回升,多数分析师和机构都认为,这并不代表中国经济已经摆脱趋降态势,经济回暖形势并不明朗。

国研中心专家张立群认为,1~2月份投资增长高位稳定,出口与消费增长均现回落,总需求增长水平降低。如果库存在未来再出现调整,经济增长仍有趋降的可能性。新出口订单指数提高、购进价格指数降低,对企业经营具有积极意义,但还需继续观察。

此前PMI连续下降三个月,包括3月的弱势回升,都显示此前一系列为抑制物价和调整结构的紧缩政策已作用于实体经济,政策环境未来可能也会稍显宽松。

来源: 新京报网络版  

  • 上一篇:银监会:着力提升农村金融服务均等化建设水平
  • 下一篇:中国外管局:今年境外套利资金净流入可能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