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炒与不炒 食品安全问题都在那里

时间:2017-05-12

3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会长高鸿宾对记者表示,自己并不赞成媒体对“致癌牛奶”进行过度炒作。针对去年年底有纯牛奶被检出致癌物质黄曲霉素超标一事,高鸿宾称,此事的传播“弄得太严重了”,“你说吃了致癌,它得吃几吨、吃几年才致癌啊?”

炒作是个流行词,字典的解释为“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而通过媒体做反复的宣传”。企业通过炒作可以推销产品,明星通过炒作可以抬高身价,众多媒体炒作“致癌牛奶”所为何来?

既然没人为此埋单,媒体炒作一定是暗中契合了读者的某种情绪和需求,那就是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长久以来的关切和不满。没有媒体报道,公众顶多是找不到一个发泄口,难道就会真的放心吗?之所以媒体传播可以让某些事件“弄得太严重了”,实在是因为现实问题早已经让百姓感到“太严重了”。一言以蔽之,无论媒体“弄不弄”,“严重”就摆在那里,不增不减,只不过集中地表达与宣泄会让监管部门感到难堪罢了。

在官方语境中,习惯于称“总体上是好的,只是个别企业、个别人……”,所以每当问题曝光后,官方看到群情激愤的公众,往往难以理解,觉得媒体和大家伙儿有点得理不饶人。正如他们所说:“你说吃了致癌,它得吃几吨、吃几年才致癌啊?”真正的问题是,如果偶然吃了一口就致癌,那就是剧毒品了,恐怕也轮不到农业部门来追查原因。

查出来的是个别,没查出来的未必不是普遍现象。仅在食品领域,地沟油、瘦肉精、膨大剂、染色馒头,似乎只要是吃的,一个都不能少,也许单吃一种不会致癌,但如果长期食用各种铺天盖地的有毒食品呢?仅在牛奶行业,同一家企业就可以在三聚氰胺和黄曲霉素上两次折戟,这种监管又能吓唬住谁呢?如果连双汇这种行业里的翘楚都被发现产品中有瘦肉精,肉铺里的那些无牌猪肉又怎会令人放心?

离开了上述背景,当然无法理解媒体为什么会揪住一些害虫不放,如果一些人甚至都有自己的食品特供体系,恐怕更是觉得这是在无理取闹了。真正值得重视的现实是,即使有了媒体的疯狂炒作,暴露的问题恐怕还是冰山一角,仍不足以令监管部门引起足够的重视,距离公众的期待还有很长的距离。

为此,恐怕还需要媒体继续坚持炒作下去,直到这种炒作令公众感到反感,自然就会没了市场,被扔进历史的废纸篓里。

来源:红网 作者:宋鹏伟

  • 上一篇:国产奶粉淡对低关税中外奶粉已无明显差别
  • 下一篇:中国粮食“八连增”背后存“四大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