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冷饮市场上演“变形记”

时间:2017-05-12

当“涨价”成为众矢之的后,如今没有哪家企业敢随便在价格上动脑筋。不过,在冷饮市场,为应对成本上升压力,聪明的商家避开涨价,而是掀起一股“瘦身”、“混搭”风。不少饮料包装瓶变成了“矮子”和“瘦子”,冰激凌攀上西点概念后“身价”增了不少。


果汁忙着“瘦身”

“价格一样,瓶子怎么变小了!有木有!”网友“永远的少平”昨天在微博上发起牢骚。原来,他昨天去商店买了一瓶果汁,与原先家里购置的一比对,发现该品牌果汁的瓶子竟然变小了。

同样,记者在超市里也发现了“瘦身”饮料。在好又多超市饮料区,康师傅每日C红芭乐饮料有不同的容量,一种是450毫升装,一种是500毫升装,混放在同一货架上。标签显示,500毫升装的红芭乐是今年1月生产,而450毫升装是3月生产。尽管容量不同,价格却都是2.2元。记者一换算,发现如此瘦身之后,相当于每瓶变相涨价2角多。

除了康师傅每日C,货架上其他3元档果汁饮料的容量也都在450毫升左右,最少的一款果汁饮料仅420毫升。记者了解到,例如鲜橙多、酷儿等,都已经在前两年完成了“瘦身运动”。这些饮料与过去500毫升装相比,消费者付了同样的钱,却少喝了三四口。

冰激凌流行“混搭”

与果汁饮料“瘦身”降成本不同,冰激凌产品与西点结合,身价开始倍增。

在市区一家冷饮批发店,记者看到一款五丰今年刚推出的蛋糕杯冰激凌。奶油冰激凌堆砌在蛋糕底上,乍一看就像是烘焙店里出售的西式甜点。这种冰激凌的特色在于,你吃着第一口是冰激凌,第二口是冰激凌,第三口却是蛋糕。此外,还有一种百果汇冰激凌,在冰激凌的奶油上添加了大量的新鲜草莓果肉、菠萝丁和葡萄。

当然,这些走混搭路线的冰激凌价格也不便宜,相比同品牌产品价格要高出1—3倍,普遍在6元左右。

店老板介绍说,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冰激凌厂家都把冰激凌和西点结合,其实也是厂家为了应对原材料涨价,用高端博取利润的无奈之举。“将冰激凌与西式甜点混搭,可以延长销售周期,而价格也可以卖得更高。”

来源:温州商报 作者:杨昊泼

  • 上一篇:添加剂:“工业级”添加物加入食品
  • 下一篇:国内糖业面临两新:新情况 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