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超五成乳企通过审核 检测成本恐转嫁消费者

时间:2017-05-12

国家质检总局4月2日通报,全国1176家乳制品企业中,只有643家通过了生产许可重新审核,通过率不到55%,近半数企业未通过审核。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正在依法注销未通过审核企业的乳制品生产许可证,未通过审核和停产整改的企业一律停止生产乳制品。


“1176家是已申报的,另外还有大约两三百家企业是自己主动放弃申报。”乳业专家王丁棉说,由于无法承担高昂的检测设备费用,许多中小型乳制品企业被迫选择主动放弃。

杨敏(化名)就是其中的一员。“一套小型检测设备,少则200万元,多则600万元,大型检测设备更是上千万元。”早在今年1月,杨敏与他的另外两名股东便已决定将自己辛苦经营了8年的加工厂变卖,彻底退出乳制品加工领域。

“我们也考虑过通过贷款购买设备,但最终还是放弃了,一是信贷紧缩,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企业贷款更加困难,即使能贷到款,企业也要背负巨大的信贷压力。”杨敏说。

而即使有能力购买这套检测设备,每天1200~1500元的检测成本,也会给小型乳企增加经营压力。

虽然此次未通过重审的企业数量达到近一半,但杨敏表示,这部分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足20%,部分产品甚至不到10%,因此对整个乳制品行业的影响并不大。据了解,目前国内前5名乳制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60%~70%,行业集中度非常高。

不过,业内普遍认为,通过重审的企业,由于设备成本及检测成本的增加,且所有产品出厂批批要检验,加上原辅料价格的持续走高,企业成本增加的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娟娟

  • 上一篇:二三线白酒跟风喊涨市场可能不买账
  • 下一篇:玉米短期供应量增 长期供需紧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