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烧碱涨价不敌液氯暴跌 氯碱业日子难过

时间:2012-07-20

在经历3~6月份的持续上涨后,烧碱价格在7月初站上了900元/吨的高位。长达3个月的上涨,不仅让烧碱在众多表现低迷的化工品中脱颖而出,也给投资者带来相关生产企业盈利颇丰的想象空间。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与产品持续涨价相悖的,是氯碱上市企业的半年报业绩大多预亏,且净利润同比快速下滑。

烧碱上涨盈利却难

统计显示,共有7家氯碱企业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报,无一例外净利润均出现下滑,下滑幅度最高的达到577%。只有内蒙君正、中泰化学和新疆天业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正。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烧碱持续上涨,确实给生产企业带来颇为丰厚的单一产品利润,但同时氯碱行业持续存在的“以碱养氯”现象,让整个行业最终在液氯产品巨亏上铩羽而回。

重庆映天辉氯碱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中均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烧碱持续上涨的行情在过去几年较少出现,目前的价格也是相对历史高位。“虽然烧碱这个产品的盈利很稳定,但整个上半年,氯碱企业是在亏本销售液氯这个副产品”。

河北唐山三友氯碱有限责任公司氯碱销售部副部长王秋生也持有类似观点。

他告诉记者,目前液氯下游需求不佳,虽然华北地区尚未出现类似山东等地爆出的“1元/吨”的液氯价格,但回头看整个上半年,液氯已经成为拖累企业盈利的祸首。

据了解,液氯是生产烧碱的副产品,由于产品有毒性,所以很多企业选择当天生产、当天出货,业内亏本销售的情况比比皆是。长期跟踪氯碱产品的生意社化工分析师李炜告诉记者,和去年同期相比,现阶段烧碱价格涨幅在20%以上,但液氯却暴跌了95%,聚氯乙烯PVC跌幅也在15%以上,“如果没有烧碱的利润支撑,氯碱企业业绩下滑会更严重”。

以碱补氯还会持续

种种迹象表明,液氯需求会持续低迷,氯碱企业无法享受烧碱盈利、以碱补氯的怪象还会持续。

据了解,液氯和烧碱同是原盐的下游,但两个产品的各自下游完全不同,所以走势分化明显。液氯下游以聚氯乙烯PVC为主,烧碱下游则主要是氧化铝、造纸和化纤等行业。聚氯乙烯PVC和烧碱都属于产能过剩的化工品种。

中国氯碱协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烧碱和PVC产能分别为3412万吨和2162万吨,今年计划新增产能分别为877.5万吨和498万吨;与产能无序增长相对应的,却是需求增长一直缓慢,2008年至今,PVC行业产能利用率一直低于80%,烧碱行业甚至低于60%。

李炜告诉记者,上半年以来,虽然国内造纸、化纤订单同比下滑明显,但相比下游需求变化,液氯行情才是影响烧碱装置开工率和烧碱供给量更重要的因素。“如果液氯价格一直低迷,生产装置的开工率就上不去,烧碱供应就会持续紧张”。

李炜的观点在华东、西南、华北、华中等多个氯碱生产企业那里得到了确认,作为氯碱行业的唯一盈利商品,他们认为,烧碱价格会以平稳运行为主。

三广能源中国有限公司上海总部总经理石为民告诉记者,华东局部地区的烧碱报价还有进一步上行趋势。河南平煤神马集团研究院主任胡延韶表示,当地烧碱供给较为紧张,价格以稳为主。王秋生认为,眼下液氯市场回暖还需要些时日,由于液氯的原因,生产企业对烧碱调价一直比较谨慎,所以价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

烧碱价格虽高,但氯碱企业不但享受不到盈利,还要拿真金白银去补贴液氯的亏损;一旦液氯行情起来,又要带动烧碱供应量上去,由此烧碱价格又会下滑。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下,生产企业始终难以维持氯碱运行的平衡。看来这个夏天,氯碱企业还真有点烦心。

来源:证券时报

  • 上一篇:甲醇市场大稳小调 短期弱势不改
  • 下一篇:保温涂料将成建筑节能 绿色环保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