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加强报业财务内部控制,促进报业改革健康发展

时间:2017-05-15

我国报业深化改革已走过20多年历程,伴随着报社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报社经营方式市场化,实现资产的有效控制和效益最大化,促进报业整体运行科学发展,推动报业向真正做强的传媒转化已成为报业经济的一个重要目标。财务管理在报业经营中所处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把外部市场竞争的压力转换为内部强化管理的动力,通过创新运营体系和管理方式提升整体运营能力和核心赢利能力,是当前报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报业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和管理效率,提高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报业经济改革健康发展。

  以往报业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隐患

1.预算管理以偏概全不完整,特别是在预算的执行过程中,相应的监管、分析和评价制度缺位,对各部门的各项预算经费分析评价不标准,不能正确判定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方向;预算内容不实、缺乏有效制约制衡体系、权力和机制。

2.一些报社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完整,运行流程不规范不透明。运行体系、环节职责权限确认不清、财务管理要素缺位,会计信息失真等矛盾和问题,导致资产核算混乱、资金运行不规范、财务信息失真等问题有隙可乘并屡禁不止。

3.内部审计过程内容形同虚设,审计标的和项目不明确。内部审计工作不能适应报社经济迅速发展的管理要求,造成报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及效益服务的“盲区”、“误区”和隐患;内部监督被赎买,直接影响到报社财务管理安全乃至经营效益。

实行报业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

基本原则

1.完整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报社及其所属单位财务的各项业务和环节。应与报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如果仅仅从财务单方面出发考虑问题,难免顾此失彼,与其他内控制度执行相互矛盾,造成制度的“水土不服”。

2.合法性原则:指报业必须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报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真正做到正本清源,依法管理。

3.适用性原则:财务内控制度既要符合报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报业的短期目标,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规划,与报业的采编、广告、发行、财务等部门及其业务相链接,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安全、高效完成预定经营目标。

4.制衡性原则:财务内部控制的设立,应保证运行流程的合理性及对职责权限的划分,既有监督制约的主体,又有监督目标,形成相互制约的效应,规避内耗和不正当交易,有效防止违规行为的发生。

5.成本效益原则:报业在建立和设计内控制度时,必须牢固树立投入产出核算理念。应当根据自身规模、效益及具体经营管理情况量身定做,合理调整设计成本与执行成本,实现最佳的控制效果目标。

  • 上一篇:2012从“头”开始,飘影植物为我美丽加分
  • 下一篇: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