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多地争抢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落户西北可能性大

时间:2012-08-21

“国家级新区”这块金字招牌,在地方政府的眼中有着无穷魅力。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之后,中国第五个国家级新区花落谁家,答案或许很快就将揭晓。

8月1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国内有多个地方在谋划申请“国家级新区”。甘肃的兰州新区和陕西的西咸新区有关人士均向记者透露,他们早已向国家层面递交了申请材料。此外,有媒体报道称,大连亦想把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揽入囊中。

“西咸新区的申报材料于5月份递交,目前正处于意见稿修改阶段。”西咸新区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兰州新区和西咸新区或将先后获批。

8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向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仍未收到回复。记者昨日向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有关部门求证,对方表示不知情。

多地“暗战”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国家级新区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地方政府亦谋求通过获批国家级新区,来打造经济发展的引擎。

“国家级新区将区域发展放在国家战略高度,赋予更高定位,担负更重要的角色。”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刘成玉教授昨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获批的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在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引擎作用,放在全国经济版图上来看,这些国家级新区均扮演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去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新区的快速发展,主要源于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打造新的更大的增长极,带动更大范围发展,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需求。”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此前向媒体表示。

在赵弘看来,新区类型较多,出台的时代背景也不一样。比如上海浦东新区是继深圳特区、珠海特区之后,我国打造的第二个增长极的突破口,它的建设有效提升了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央立足于打造中国第三极,在环渤海、京津冀地区塑造的新的增长极;建设重庆两江新区则是基于我国城乡差距较大,城乡统筹发展面临政策试验的需求;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是落实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的决策。

在第五个国家级新区的“争夺战”中,西北重镇兰州不想放过这一良机。近期,甘肃当地媒体曝出兰州新区或升格为国家级新区的声音不绝于耳。兰州新区位于兰州北部秦王川盆地,地处兰州、西宁、银川三个省会城市共生带的中间位置,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面积806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10万人。

甘肃省对兰州新区寄予厚望。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今年2月在兰州新区调研时说,兰州新区是甘肃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平台,兰州市拓展空间的新载体,甘肃和兰州跨越发展的增长极。

“我们的申请材料已经上交到国务院了,正在审批中。”兰州新区组织人事局综合处的相关负责人15日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甘肃的邻省陕西,早在去年6月就发布了西咸新区的总体规划,当时目标直指 “第四个国家级新区”,然而1个月后,被浙江舟山群岛捷足先登。

前述西咸新区人士表示,西咸新区的申报材料已于5月份递交,正处于意见稿修改阶段,兰州新区先批,西咸新区后批,国务院或将于近期发布消息。“陕西一位分管西咸新区的副省长近日已进京等待最终的消息。”该人士称。

“据我所知,西咸新区的申请材料上报至国务院,西咸新区获批的可能性很大。”陕西省社科院张宝通教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值得注意的,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大连亦在申报国家级新区。今年全国“两会 ”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东北财经大学副校长武献华提出了《关于在大连设立国家级新区的提案》。不过,昨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大连市发改委办公室,接听电话的人士称,对申请国家级新区一事并不知情。

花落谁家?

为何地方政府使出浑身解数“争抢”国家级新区?

“关键是通过申请国家级新区来争取一些特殊的政策。”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工商大学杨继瑞教授昨日上午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申请新区来形成一个区域中的特区,在改革方面进行试点。此外,通过申请新区可以整合区域产业资源,特别是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发布《西部大开发“十二五 ”规划》,将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天府新区、兰州新区、贵安新区列入西部地区重点城市新区建设,给予了兰州新区和西咸新区在申请国家级新区时很大的信心。

兰州新区组织人事局综合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提到要发展兰西经济区,同时给兰州定位为“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兰州新区的位置刚好处于西宁、银川、兰州三个省会城市的共生带,如果发展起来,对整个区域经济带动是非常大的。

据悉,目前,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顺利推进,今年上半年,完成生产总值40.7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78亿元,完成地区财政收入8996万元。

记者发现,兰州新区官网主页上已转载了《兰州晨报》的《兰州新区主干路网形成或升格国家级新区》的报道。

“在我看来,在西北布局一个国家级新区的可能性非常大。”刘成玉表示。

“现在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非常热,不过,国家要在宏观层面对这些国家级新区和开发区进行调控,使它们根据自身特点找准自己的定位,避免同质化建设。”刘成玉表示,西北生态非常脆弱,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差。在规划和建设国家级新区之时一定要注意到环境的承载能力。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上一篇:煤炭经济下行考验:山西上半年GDP增长10.1%
  • 下一篇:福建省福安市船舶业破“冰”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