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河北省临漳县全力向“文化产业大县”迅跑

时间:2017-05-16

本报讯 邺城博物馆、鬼谷子纪念馆等景点工程相继竣工;广电大楼、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设施先后建成;铜雀三台遗址公园、邺令公园等文化景区同时被评为三A景区;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金秋旅游文化美食节等文化活动接连举行……走进古邺临漳,到处可感受到浓浓的文化建设氛围,一浪高过一浪的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打造“旅游大县、文化强县”的热潮正在该县迅速掀起。

河北省临漳古称“邺”,曾为“三国故地,六朝古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推动全县发展方式转变,该县积极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力争用5年时间将邺城打造成历史文化探访和高端生态度假休闲为主的省际旅游目的地,旅游业总收入突破5.8亿元,市场增长15%,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5%以上。同时,在文化事业上,重点抓好文化艺术中心、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广播电视数字化建设。到2015年,基本形成地域特色鲜明、主导产业突出、创新能力较强、精品不断涌现、市场繁荣有序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基本实现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大县的跨越。”谈到文化强县战略,县委书记李文海信心百倍。

——强化品牌意识,着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按照建设“文化邺都、生态新城”的总体要求,该县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邺城遗址博物馆、西门豹纪念馆、民俗文化体验村、鬼谷子文化产业园、酒文化生态游景区、邺城生态公园、邺都温泉宾馆、仿古商业一条街等一大批总投资达20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迅速崛起。在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及邺令公园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基础上,启动了邺城博物馆、邺都生态公园景区创A工作。以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为依托,谋划建设集综合贸易、创意研发、策划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和总投2亿元的漳河水利风景区项目,尽快实现可听、可看、可游目标。同时,该县以京珠高速在邺城遗址增设出口为契机,结合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和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着力加快景点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了连接马义公路—鬼谷子故里—鬼谷子诞生地的旅游专线和县城—邺城遗址旅游专线,加快连接漳河生态科技园区—铜雀三台遗址园—三国南北朝民俗文化体验村—西门豹纪念馆—邺城遗址博物馆旅游交通公路的建设,增强各遗址点景区道路的内外通行能力,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要。在抓好景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该县积极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开展了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摄影大赛、邺都文化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建安文学”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临漳被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鬼谷子研究分会命名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和“中国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邺城遗址成功入选“(首届)中国十大最具文化创意旅游目的地”。正在筹备中的“中国·临漳邺都文化高峰论坛暨2011年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于12月6-8日在临漳召开。该县正努力将邺都文化旅游打造成全国知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品牌。

——发挥资源优势,精心培育文化产业。围绕由“文化资源大县”向“文化产业大县”转变这一思路,该县着力实施“四个一批”战略: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依托县内文化资源,该县启动了文化旅游、创意动漫、演艺娱乐、影视制作、工艺美术、文化培训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工作;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围绕“六大基地”建设,该县扎实推进以文化产业园和永不分梨生态文化酿酒基地、印刷业基地、鸵鸟蛋壳文化雕刻工艺基地等“一园三基地”为主的文化产业项目,大力提升文化产业水平,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为高质量的文化产业,目前,文化产业园和鸵鸟蛋壳文化雕刻工艺基地已达成合作意向,永不分梨生态文化酿酒基地已初具雏形;创作一批文化精品力作,该县先后成立了古邺文化研究会、鬼谷子文化研究会、临漳县摄影协会、楹联协会等文化行业协会,启动了30集电视剧《邺令西门豹》和20集电视剧《鬼谷子传奇》等剧目的创作拍摄工作,推出了一批有临漳特色、有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声情并茂地展示推介古邺文化;汇聚一批文化优秀人才,人才是文化产业壮大的基础,为此,该县着力创优文化人才政策,积极培养和引进文化创作、经营、中介人才,全县现已有各类文化公司40余家,各类专兼职文化人才1200余人,文化产业正在成为该县的一大新兴产业。

——突出社会效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该县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深入宣传临漳人文精神和争创文化先进县为动力,本着“以县城为龙头,城乡全覆盖、功能更完善、服务上水平”的建设原则,着力健全全县文化基础设施。加快县文化艺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加大乡镇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县新文化馆、数字影城建设项目。投资50余万元,筹建临漳人民广播电台;投资130万元,开通农村数字电视,为农民乐享文化套餐搭建平台。同时,该县努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氛围。大力开展文化市场整顿,弘扬“博爱、诚信、求实、进取”的新时期临漳人文精神,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文明意识、进取意识,营造全县上下和谐新风,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此外,该县适应群众求知求乐求美需要,扎实开展文化下基层、到乡村、进农家活动,努力培育特色文化乡、文化村、文化户,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今年以来,该县先后开展“欢乐乡村”、“农民秧歌大赛”等各类农村文化活动100余次,参与群众达到20余万人次,遍及城乡的各种文化活动正在全县火热展开。

邺都新城起彩虹,古邺人民唱新歌。伴随着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铿锵鼓乐,临漳文化强县的步伐必将迈得更稳、更快、更有力。(本报通讯员王玉廷 杨柳风 本报记者 马占科∕文)

来源:中国信息报

  • 上一篇:十二五期间新疆将加快布局石化产业链
  • 下一篇:温州服装出口单价升仍“只赚吆喝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