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宁波确定海洋经济三驾马车,打造国际大港

时间:2017-05-16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面向大海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日,有消息称《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征求完有关部门的意见,将上报国务院。而2011年以来,国务院已经相继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更有消息称,珠三角地区的海洋经济规划也进入了报审阶段。除此以外,还有多个临海城市制订了相应的海洋经济发展计划。

浙江省作为国内首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省,具备良好的天然条件和发展基础。近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中的两大重点——“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都有了最新进展。

宁波-舟山港是国内货物吞吐量第一港,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良港优势,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规划中的核心发展区域。在我国这一轮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中,成为当仁不让的热点区域。

记者从有关专家处获悉,在4月12日举行的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专家评审会上,宁波市已经确定了以宁波港建设为龙头、建立全国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发展港航物流服务体系等为重点的发展路径。而宁波多个港口物流园区、保税区的优惠便利政策有望进行统一化、普惠化。宁波至上海的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也进入了议事日程。宁波市将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多方位地提升宁波港的国际影响力。

地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区

3月1日,浙江省正式对外公布,国务院已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标志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海洋资源大市宁波的海洋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将充分挖掘本省丰富的“海洋生产力”,并把海洋经济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浙江将打造“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大平台,宁波-舟山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核心区;在产业布局上以环杭州湾产业带为北翼,以温州、台州沿海产业带为南翼,成为引领长三角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杭州、宁波、温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过增强现代都市服务功能和科技支撑功能,为产业升级服务。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经济生产总值将突破7200亿元。

针对近一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宁波提出海陆联动,着力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4月12日的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评审会上,专家们认为,宁波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与区位优势,宁波市建设“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择优发展临港工业、建设新型海洋产业基地等战略重点比较符合宁波实际。

  • 上一篇:四川水泥产能攀升,市场趋于饱和
  • 下一篇:4亿元创投基金落户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