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打造“风电之乡”助力“绿色湖南”

时间:2012-07-16

近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公布实施《绿色湖南建设纲要》,举全省之力建设“绿色湖南”。《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积极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风电能源作为一种可永续利用的再生能源,具有无污染、成本低、可持续等优点,能有效降低碳基能源使用比例,是加快绿色湖南建设的一大助力。近两年来,临武县立足境内风能资源优势,大力培育绿色能源支柱产业,打造湖南“风电之乡”,以卓有成效的绿色实践助推“绿色湖南”建设。

一、发展风电是推动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无论是转方式,还是建“两型”,绿色发展都是应有之义、核心要求。临武地处南岭山脉北麓,以高山和丘陵为主,受南北气流双重影响,境内年利用1800-2400小时6m/s以上优质风源的装机容量超过69.4万千瓦,是湖南省风资源蕴藏第一大县。对临武而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绿色风电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与减少污染排放、转变发展方式的最佳结合,也是加快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实现绿色发展的最佳选择。按规划,到“十二五”末期,临武风电场数量将达到8个,装机容量约40万千瓦,年发电量8亿度以上,按现行电价年产值超过5亿元,年贡献税收超过1.1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5亿元,能迅速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培育远期财税来源。

二、发展风电是保护绿色生态的有力支撑。绿色生态是 “绿色湖南”的气质表现。临武县在发展风电过程中,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风电的发展。一是以“一路多用”来保护绿色。坚持“一路多用”的设计、建设指导思路,风电场道路既是施工通道,又是造林通道,还是防火通道、防火隔离带。两年多来,多次发挥造林通道、防火通道和防火隔离带的关键作用,推动造林数千亩、阻止多起森林火灾蔓延。二是以规划的刚性来保障绿色。科学编制了 《临武县风电开发中长期规划》,对环境保护、生态保持等进行严格规范。在施工过程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时,更是严格依照规划的各项要求,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的高标准、高水平。三是以最少的破坏来保持绿色。临武坚持好中选强、强中选优,重点选择湘电集团、华润集团、中国水电集团等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强的大企业集团,以高品质的施工和高度的责任感,确保各项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三、发展风电是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有益补充。逐步构建绿色产业体系,走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实现,是加快绿色湖南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借力风电开发,临武不断延伸风电产业链,推进风电的立体开发综合利用,特别是充分利用风电项目的景观价值,与旅游业优质整合,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进一步丰富、壮大了县域绿色产业体系。临武的风电项目基本位于S324线、S214线、临连公路等三条对外通道两侧的15个乡镇,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各风电场列入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规划中,着力打造沿线“风车长廊”以及大冲、金江等“风车林”,逐步形成以“大风车”为点缀,蓝天、白云、青山为背景的,独具特色的新生态旅游景点,实现自然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四、发展风电是改善民生民本的重要推手。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更加幸福,是绿色湖南建设的重大任务和最终目标。临武县始终注重统筹推进风电建设与民生民本改善。一是把风电建设与带动农民就业相结合。充分发挥风电建设点多面广的作用,工程施工、植被恢复、道路日常维护等各项工作均交由当地农民完成,带动上万名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增收,使其成为广大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二是把风电建设与路网完善相结合。把施工通道与通村公路、群众生产生活便道整合建设,努力做到既与全县路网建设相衔接,又与周边乡村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配套,做到超前规划,超前建设,进一步提高乡村道路质量、路网密度和通行效率,极大改善了农村交通、方便了村民出行。三是把风电建设与电网改善相结合。重点加快了1个220千伏输变电站和6个110千伏输变电站等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临武新一轮城乡电网升级改造工程,逐步与周边的桂阳、嘉禾、蓝山等周边县形成220千伏环网结构,全县电网日趋科学合理,供电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来源: 郴州日报

  • 上一篇:湖南隆回打造“中国金银花之乡”
  • 下一篇:高要金利:打响“中国小五金之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