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知识产权做翼“海鸥”展翅高飞

时间:2017-05-17

2012年以来,国内知识产权领域发生了许多受人关注的事件,其中天津海鸥手表在2012年瑞士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上针对瑞士斯沃琪集团旗下“欧米茄”的维权事件颇值得一说。面对斯沃琪集团旗下高端手表品牌“欧米茄”提出的海鸥集团“CO-AXIAL”商标侵权指控,“海鸥”通过高举知识产权武器捍卫了品牌形象和合法权益,让国产手表品牌在海外的地位一日攀升。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天津市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海鸥表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鸥集团),进行了实地采访。

  严谨的海鸥钻研尖端技术

宽敞的厂房、整洁的工作环境和精密的工序流程是记者对于海鸥集团的印象。作为我国手表的发源之地,多年来,海鸥集团不断推陈出新。目前,自动机械手表机芯年生产能力已达600万只,并已形成了10个系列、80多个品种,400多个花色的海鸥家族。“陀飞轮”、“问表”、“万年历”等顶级产品也随着“海鸥”品牌飞进了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在海鸥集团生产的多个系列产品中,“陀飞轮”产品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这个为了提高机械表走时精度而创造出的技术,因为其复杂的工艺和难以攻克的精度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手表界的一项高端技术。即使在手表工业异常发达的瑞士,“陀飞轮”的技术门槛也非常高,一般人不可触及。

“其实,‘陀飞轮’技术并非新发明创造。”海鸥集团总工程师马广礼在接受采访时告诉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早在200年以前,该技术便已诞生。上个世纪80年代,手表进入转型期,不完全作为计时仪器,同时作为艺术品和收藏品出现在人们面前,‘陀飞轮’产品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出现在机械手表中,它以制造精度和动感给人以更高的艺术享受。”

但是,由于技术的问题难以突破,到上世纪80年代,仅有一至两家企业可以生产这种结构的机械手表,导致了此款产品价格非常昂贵。攻克“陀飞轮”技术、生产一只“陀飞轮”手表,成了马广礼和他的研发团队的目标。

所谓“陀飞轮”技术,实际上是把常规的调速机构装在一个旋转的支架里,随着支架的旋转来克服地球引力对计时仪器的影响。2002年,海鸥集团正式涉足“陀飞轮”技术。在欠缺资料和技术的情况下,历经两年时间自行研发了“陀飞轮”手表。2003年春节前夕,海鸥集团第一只“陀飞轮”手表样机诞生。随后,经过不断改进,到2004年,逐步走向批量化生产。海鸥集团也成了国际上为数不多的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

倔强的海鸥不惧巨头施压

有了技术的支持,海鸥集团将“飞”出国门作为企业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参加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开阔眼界、学习行业顶尖品牌的技术,无疑是不错的选择。但正是因为参加巴塞尔珠宝博览会,让本来抱着学习目的的海鸥集团一次次在海外遭遇知识产权侵权指控,这一次的走出国门,也揭开了海鸥集团三次海外维权的序幕。

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每年三、四月在瑞士巴塞尔展览中心举行。这是世界钟表、珠宝界每年最重要的聚会之一。会展期间特别设立的“仲裁法庭委员会”,专门受理仿制、伪造等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投诉。

2008年4月,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上,瑞士厉峰集团旗下GreubelForsey公司向仲裁法庭委员会投诉海鸥“双陀飞轮手表”,认为其关键部件“差动结构”抄袭了该公司的专利设计。海鸥集团聘请了当地律师积极准备应诉材料,并出具实用新型专利。最后,该仲裁委员会作出结论:海鸥“双陀飞轮”手表结构未侵犯瑞士公司“行星轮”专利,该侵权诉讼被驳回。

2011年3月29日,第39届瑞士巴塞尔国际珠宝展上,一家瑞士公司向主办方投诉,称海鸥手表“陀飞轮不锈钢袖口饰品”外观形状侵权,要求海鸥集团立即将有关产品撤下展台并接受处罚。

据海鸥集团总经理吕军介绍,“陀飞轮不锈钢袖扣饰品”是海鸥集团手表产业的延伸产品,在饰品“袖扣“中嵌入动态陀飞轮,从而融入手表文化,分别在瑞士和中国申请了专利。3月30日,海鸥集团向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知识产权委员会提出反诉,投诉对方侵犯海鸥集团知识产权。3月31日,经展会仲裁小组专家鉴定,巴塞尔国际钟表珠宝展仲裁法庭委员会宣布:海鸥集团在对这家瑞士企业提出的反诉中获胜。

“算上今年3月在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上的成功维权,海鸥集团已经是第三次在这个国际性的钟表、珠宝展会上成功维权了。”据吕军介绍,和前两次不同,今年的侵权指控是商标侵权,欧米茄公司认为海鸥手表在对同轴陀飞轮的描述中使用英文“CO-AXIAL”一词侵犯了其申请的两件注册商标“ΩOMEGACO-AXIAL”和“CO-AXIAL3”的商标权。实际上,在网络、百科全书、大英词典等权威资料中,“CO-AXI鄄AL”一词的解释均为“同轴的”,这样的产品功能表述并不构成对欧米茄公司商标的侵权。

勤奋的海鸥重视知识产权

回顾三次巴塞尔钟表珠宝博览会遭受侵权指控和成功维权经历,吕军说:“知识产权竞争已经成为了当今钟表行业竞争的关键,三次海外维权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知识产权这种无形资产的强大能量,正如2011年的“陀飞轮不锈钢袖扣饰品”,我们正是因为及时在中国和瑞士都申请了专利,才能顺利地解决了侵权指控,并提出反诉,这也是我们海外维权的一个亮点。”

据了解,海鸥集团一直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工作重点。目前,海鸥集团专利数量约占国内手表行业总量的50%。截至2012年3月,海鸥集团共计提交专利申请494件,包括发明专利37件、实用新型135件、国际专利3件,中国香港5件。到目前累计授权424件,其中发明17件、实用新型117件。近两年,海鸥集团每年申请专利达100余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达到90%以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虽然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海鸥集团近年来在国内也遭遇了一些知识产权纠纷,老对手瑞士斯沃琪集团分别在第14类、35类(广告包装)37类(保养维修)上申请注册了“陀飞轮”、“TOURBILLON”商标,对海鸥集团公司主打产品“陀飞轮”手表造成了影响。

马广礼告诉记者,今后,海鸥集团还将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在加强国内专利申请的同时,将国际专利申请的脚步逐渐跟上,并聘请国际化的律师团队、法律顾问,帮助学习国际上同类案件的经验,建立强大的知识产权队伍,不断完善和壮大“海鸥”的知识产权力量。(本报记者张娣 通讯员张明 张秀红)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 上一篇:好孩子:希望中国父母要重视儿童的乘车安全
  • 下一篇:安徽小伙59元获宝马Mini,偶尔网娱乐竞购迈出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