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烽火通信打造世界级光棒制造基地

时间:2017-05-17

从最初单纯依靠国外进口,到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光纤光缆产业的国产化,再到今天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纤光缆需求大国和生产大国。我国光通信产业终于渐渐登上光通信的金字塔顶。

2011年11月16日,是中国光纤制造领域应该记住的日子——由烽火通信与日本藤仓公司合资成立的藤仓烽火光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一天举行开业投产庆典。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拥有世界先进的“管外法”完整光棒生产工艺体系的企业,该公司生产基地的顺利建成,实现了光棒的国产化、低成本量产,将为扭转我国光棒长期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发挥积极作用。

尽管此前在光纤光缆需求迅速扩大的驱动下,国内已经出现了不少光纤预制棒生产线和制造基地,但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以及完整生产工艺体系的光棒制造基地,在国内还是首次。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我国光纤光缆制造业的“国家队”,烽火通信通过此次合作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在产业链中的布局,同时也打破了国外垄断,加速了我国从光纤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

抢占上游产业链

作为此次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和见证者,烽火通信副总裁熊向峰经历了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最初单纯依靠国外进口,到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光纤光缆产业的国产化,再到今天成为世界最大的光纤光缆需求大国和生产大国。但他心里一直有一个结:依靠“买棒拉纤”形成的大国地位能够维持多久?不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上游产品终究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更别提进军世界、引领光纤光缆行业了。

熊向峰提到的“买棒拉纤”中的纤是指光纤,而棒正是此次合作的主角——光纤预制棒。在光纤光缆产业链中:上游是化工原料及光纤预制棒,中游为光纤,下游为光缆。由于预制棒制造技术含量高、生产难度大,有极高的技术和资金门槛,在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最关键的环节,在产业定价方面具有主导权。

近年来,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整体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但非常遗憾的是,用于通信领域的光纤生产所需要的光纤预制棒的核心技术一直被欧美日等少数国家所垄断。我国只有少数企业能自主研制和生产光纤预制棒,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在技术性能指标和成本方面仍有明显差距,始终没有形成规模生产,所需的光棒主要依赖海外进口,外国企业因此拿走中国光纤光缆产业利润的大头。业内人士因此痛惜中国虽然成为光纤光缆生产大国,但并非制造强国。

产业链上游受制于人,就永远没有主动权,就只能徘徊在产业链利润最底端。烽火与藤仓合资建设的光棒制造基地的投产,标志着烽火在光纤预制棒这一“软肋”上取得全面突破,实现了光纤预制棒从芯棒、包层到涂层的所有流程全套自制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据了解,目前国内有四五家光棒生产企业,但都是采取从国外进口部分原材料进行加工。而藤仓烽火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掌握世界先进的全套光棒生产技术的企业,无须依赖进口。

强强合作

毫无疑问,烽火是我国光通信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近年来,该公司通过持续的产业发展和资本运作,极大地强化了光纤光缆产业的整体优势,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已跻身全球领先光纤光缆制造厂商之列。自2006年以来,烽火通信已连续多年保持了年增两百万芯以上的成长速度,至2010年底,公司光纤光缆年产销量已双双跨越1000万芯公里的规模。

这样重量级的光纤光缆制造航母,如果能够在光棒上实现突破,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为实现光纤光缆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增强在世界舞台上的话语权,烽火通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努力向产业链上游转移。2009年3月,烽火与日本藤仓公司在光纤光缆领域经过多年合作后再度携手,签署了成立藤仓烽火合资公司的协议,共同建设国内一流的光棒制造基地。

之所以选择藤仓公司,熊向峰解释说,日本藤仓公司作为世界知名的光纤巨头,拥有先进的光纤制棒、拉丝技术,并具有丰富的产业化经验。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烽火通信可以利用烽火藤仓在技术、品牌等各方面的优势,迅速提升单模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将有效提高烽火通信光缆业务的生存和业务发展能力,有助于该公司在行业竞争和国际竞争中提升长期竞争力。

前景广阔

据统计,目前国内光纤光缆行业对光纤的需求量约为9000万芯公里,对光纤预制棒的需求量约为3000吨,主要依赖海外进口,其中5成以上的进口又来自日本。日本大地震发生后,日方生产受到影响,给中国光纤光缆厂家带来供应紧缺、生产受限的局面,“震痛”至今未散。

与预制棒供应紧张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光纤需求量却一路攀升。从2009年3G建设启动以来,我国每年需求量保持在8000万芯-9000万芯公里的规模。而随着三网融合的深入推进,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物联网、智能电网、高速铁路等信息化建设的启动,预计未来的五年,我国光纤需求量还会进一步增长。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投产的藤仓烽火光棒制造基地可谓恰逢其时。该项目将分期建设,在起步阶段已实现了年产500万芯公里的目标,即将进入1000万芯公里的扩产阶段。后期,还将进一步扩大产能,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将具备向全球市场供应的能力,成为国际重要的光棒制造基地。

熊向峰表示,当前,我国光纤光缆市场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市场,国内光纤光缆厂商要真正走向世界,不仅要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自主创新,还要跨越国界、积极整合全球资源,为我所用。要用全球视野来寻求国际合作,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而推出原创技术,形成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他还表示,国内厂商目前都非常重视光棒产业的发展,都在全力加速预制棒的产业化进程。随着国产光棒自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预计新的十年中,我国的预制棒产业也将全面实现自给自足并走向世界,实现从进口至自给自足再到参与国际竞争的三级跳,大大增强全球竞争力。(通信产业报记者 伊佳)

来源:通信产业报

  • 上一篇:全柴计划明年产销42万台发动机
  • 下一篇:东鹏陶瓷列入广东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