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多方面因素制约,国内烧碱市场平缓前行

时间:2017-05-09

2010 年,世界经济已经摆脱二次探底的担忧,但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欧洲部分国家债务危机蔓延,美国为了提振本国经济,推出货币二次量化宽松政策,使得以原油为首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走高。2011年,经济面虽然逐步向好,但前进的道路不会平坦。在这一大环境中,我国烧碱工业能否改变亏损状况,企业能否扭亏为盈,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出口受阻,供应增加

2010 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未完全消退,国际市场需求降低,出口烧碱价格大部分时间低于国内价格。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我国出口到美国、澳大利亚的资源量明显减少,出口到新兴经济体的资源量有所增多。国内烧碱出口量2009 年为150 万吨,2010 年为145 万吨,减少3%。

2010 年,国内烧碱产能达3021.1万吨,比2009 年增长8.2% 。2010 年新扩能装置主要集中在山东为主的华北地区及西北地区,华北地区烧碱产能占全国的比例由2009 年的35%上升到39%,西北地区烧碱产能占全国的比例由2009 年的13% 上升到18%。产量方面,2009 年国内烧碱产量1891 万吨,2010 年国内产量达2086.6 万吨,比上年增长10.3% 。由于价格不振,烧碱装置开工率下降,只有69%。

需求不振,价格蹒跚

全球经济处于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恢复缓慢,对我国过剩的烧碱吸纳不足。国内需求虽有增加,但与不断增加的烧碱供应量相比,需求的增长并未形成对价格的有效支撑,致使2010 年上半年烧碱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烧碱下游各行业中需求增幅较大的依然为氧化铝行业。由于生产工艺进步较快,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出更高的标准,造纸行业的碱回收率提高,单位产品的耗碱量有所降低。

国内节能减排限电因素带动烧碱价格

在2010 年9 月~11 月出现翘尾。为突击完成“十一五”节能指标,全国各地根据各省的不同情况,2010 年8月份以后相继采取拉闸限电措施,华东地区率先开始,其后是华北、西北地区。限电影响许多行业,氯碱的上游最先受到影响,氯碱装置的开工率也受到影响,引发烧碱供应紧张,价格在2010 年9 月~11 月出现上涨。

市场前行的步伐依然平缓

虽然国际、国内经济企稳回升的迹象明朗,但2011 年国内通货膨胀压力依然较大,国家在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将继续加大对通胀预期的管控力度,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有可能“三率”并行,继续影响国内化工产品(包括烧碱)价格的波动。总之,烧碱市场既有国内外需求恢复增长的有利条件,也有国内新产能不断释放、产量不断增长的制约,同时受到国内货币政策趋紧的困扰。(陈起云 毕海静)

来源:中国石化报

  • 上一篇:棉价仍将高位运行,家纺企业重附加值应对挑战
  • 下一篇:增长趋稳渠道创新,我国连锁企业稳中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