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明确,绩效工资制将出台

时间:2017-05-10

讨论多年的事业单位改革随着一份中央文件的下发,开始正式推进。

本报获悉,这份文件于3月22日就已经下发,名称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实施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该文件除提到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之外,还分别对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体系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

上述知情人士说,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将和工资改革、养老保险改革一同推进。

在上述文件下发后,相关部门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也将加快出台。同时,尚在试点的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也将继续推进。

同步改革

根据上述《意见》,中央为事业单位列出的时间表为:用2011-2015年五年的时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而到2020年,则要建立起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在此目标下,事业单位改革被划分三类,“参照公务员类”即承担政府职能的事业单位划入政府序列;“自收自支”类即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将被推向市场,而一部分“财政补贴”类即公益性事业单位,将从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财税政策和机构编制等方面推进,采取“管办分离”等办法完善治理结构。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程恩富表示,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注意分类之后相应的范围。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不宜缩减的过少,过少的话,很多事情就做不成了。

这并非虚言。据人保部数据,目前全国共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工作人员3000多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2000万人,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7.3%。

此外,该《意见》还明确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推进,称“要继续推进和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

根据本报此前的了解,事业单位工资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将是除义务教育学校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外的事业单位,将具体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同,采取不同措施。

对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方向,该《意见》表示,要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

具体措施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改革办法,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 上一篇:医药行业3个十二五规划即将发布
  • 下一篇:16省上网电价上调,终端销售电价或年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