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投资环境日新月异中国开放在继续

时间:2012-01-10

转眼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10年,在这10 年里,每一年,中国都会呈现全新的气象。彼时,出国留学、买进口车还是新鲜事儿,如今,坐在家里看世界已经不再稀奇。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越来越开放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的外资企业投资中国。如今,外资与中国企业走上了合作共赢之路。在把资金、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和经营理念带入中国的同时,外商也充分享受到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获得了远远高于世界其他市场的投资收益。

对外经贸大学教授袁力认为,中国入世以后,投资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中国逐步开放了外商投资的领域,给予外资企业很大的生存空间;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保障了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生存及发展;政府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各种金融机构、服务机构甚至民间组织都给予了外资企业很大的帮助。虽如此,还是有一些跨国公司对中国入世后的投资环境持怀疑态度。2010 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大陆以表示对中国投资环境的不满,这引发了各界对中国投资环境是否良好的大讨论。对此,袁力认为,“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谷歌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并不能代表中国的投资环境差,只能说明谷歌还不能适应中国市场。更何况,谷歌所谓的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的论点,也并没有得到其他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的支持。

真正在中国踏踏实实做业务的外企知道,他们在中国享受了怎样的待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跨国企业在欧美等市场上遭受重创,要么巨亏,要么濒临破产。而在中国,他们仍然保持了高额的盈利,有些公司正是依靠在中国市场的盈利填补了亏空。在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不久后,中国美国商会理事会副主席狄安华就幽默地表示:“如果你和自己打赌——中国市场会一直对外企开放,那么你一定会赢。”据该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2%的在华美国企业认为中国2011 年的经济环境比2010 年更为乐观,有91%的企业称对未来5 年在中国的发展前景持“略微乐观”或“乐观”态度。中国美国商会的高层均认为,中国的开放政策并没有改变,中国市场仍然是令人向往的。

袁力指出,虽然中国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但依旧不能忽视其存在的问题,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创新能力欠缺等。当然,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是需要时间的,政府应该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对于进一步改善中国投资环境的问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从自身来看,中国在吸引外资的过程中,走过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加强了对自己投资环境的整顿,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着重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制造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未来,中国将继续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积极推进全球投资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来源:中国贸易报

  • 上一篇:入世十年航空工业与国际对手实现同台竞技
  • 下一篇:本土涂料品牌如何由低端走向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