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农药滥用触目惊心,高效低毒农药亟待推广

时间:2017-05-10

农药滥用 触目惊心

半月谈记者近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县力田村采访,村民文志祥与记者谈起当前农药使用的情况,让人忧心不已。

以前村里很流行打剧毒农药,多灭灵甲胺磷、克百威呋喃丹都是用得比较多的药。这些药毒到什么程度呢?人只要喝一小口就会死,以前村里有个老太太,用装过这些农药的空瓶子喝水,结果就死掉了。打过这种药的蔬菜,采摘和装运时都得戴上长长的皮手套,否则双手双臂就会起泡、脱皮甚至溃烂。

用药高峰期的时候,有村民家的鱼塘里死了1000多斤鱼,都是因为那些药瓶子到处扔,大白天,几百只瓶子在田里晃得直刺人眼。多年前我们打赤脚就能下田,现在就算穿着靴子,都怕被玻璃碴划破脚。

现在搞统防统治了,用剧毒农药的村民慢慢少了,但还是有。而且村子周围也始终有卖这些药的店。不少村民因为缺乏病虫害防治知识,就一次又一次地打药,甚至有村民一季早稻施13次药,可虫还是越打越多,最后还得靠剧毒农药。有时候村民间闲聊,听说哪个地方有“老农药”卖,就会跑去买。

文志祥说,打这些药种出来的早稻,不要说自己不吃,就连喂猪都不会用这样的早稻。“反正自己不会吃,都卖给粮贩子了。”村民李文九开玩笑说,“这种早稻都被你们指记者吃了吧?”

农民都知道剧毒农药不宜用,但仍有不少人“偏爱”剧毒农药,原因就在于这些农药的药效“管用”。有个村民甚至直言:“有毒的,才是高效的。”

记者采访发现,农药的滥用和违规使用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记者在江西赣东北的蔬菜种植区域采访时看到,不少菜地边上或沟渠中,白色塑料袋、褐色玻璃瓶等形形色色胡乱抛弃的农药包装随处可见。

一位蔬菜种植户向记者感叹:“杀灭一种小虫子,需要四五种农药。现在虫子吃的药像人吃的药,又杂又乱。一种药剂成分,多个品牌包装,农民眼都挑花了,还不一定找到管用的药。”

前不久,江西省在全省开展蔬菜生产用药专项检查,其中广昌、萍乡、龙南、吉州等地区的农药监管部门在这期间检查了70个乡镇,246家乡级经销店,270家村级经销店,抽查样品315个,送检农药16个,查出种植蔬菜使用的高毒农药4种。

在远近闻名的蔬菜基地山东寿光,该市文家街道办韩家村菜农韩贵方告诉记者,近年来病虫害越来越多,很多都是以前没有见过的,菜农很难分辨,就多用药。大家都觉得“有病没病,打了管用”。

不仅仅是蔬菜,就是大田作物,也离不开大量的农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在沂蒙山区做了调查,不论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还是大蒜、花生等经济作物,生长期打药均不少于3遍。以下是他的粗略统计:

玉米:除草剂1次、杀虫剂拌种1次、灭杀地老虎1次、向玉米心撒药灭玉米螟2次,至少5次。

小麦:除草剂1次、杀虫剂拌种1次、除蚜虫2次、杀红蜘蛛1次、灭小绿虫1次,至少6次。

大蒜:除草剂1次、杀虫剂1次、农药灌根1次,至少3次。

土豆:除草剂1次、农药2次蚜虫1次、地老虎1次,至少3次。

花生:除草剂1次、农药5次浆虫1次、青虫2次、蚜虫1次、红蜘蛛1次,至少6次。

西瓜:除草剂1次、乐果灭蚜虫1次、除菌2次,至少4次。

蒋高明告诉记者,常年打药使得杂草和病虫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农民就不得不打更多的药来控制,而杂草和病虫害的抗药性就进一步增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前所长刘兆辉介绍,相关研究表明,由于农药制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局限,真正作用于作物上的农药仅占施用量的10%至30%,其余20%至30%进入了大气和水体,50%至60%残留于土壤中。甲胺磷、呋喃丹类的剧毒农药残留在土壤中,60年内都无法降解。

除了种植业,在禽畜养殖中滥用药剂的情况也很严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兽医院院长王晶钰说,近年来,兽药、尤其抗生素产销量增长速度远大于禽畜养殖量增长速度。

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一位养鸡大户告诉记者,养鸡常得怪病,查不出病因,找不到有效的药方,一次治不好,就不停地换药、加大药剂量,包括抗菌药、消炎药在内的各种抗生素类药不停地在鸡群中施用,效果还是不明显。

一些生猪养殖户为降低风险,在饲料中盲目添加抗生素,为的是让猪“提高免疫力”。王晶钰说,给畜禽盲目食用抗生素可诱发耐药性,使畜禽成为庞大的耐药基因储藏库。畜禽疾病抵抗力变差,发生疫病时,不得不加大用药剂量,造成恶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药物滥用,还会导致疾病变种,乃至无药可医。

记者走访发现,在水产品养殖中,为提升幼苗存活率、减少病害发生,部分养殖户会在水产养殖中违法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药物。

一位养殖户向记者介绍,尽管国家将孔雀石绿列入禁用的兽药,但由于这一药物可帮助提升鱼幼苗存活率,且价格便宜,在市场上容易买到,有些养殖户就在生产过程中偷偷使用。

农业药剂的滥用带来了巨大的农产品安全隐患。时不时爆出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蔬菜中毒事件让人心有余悸;更让人担心的是尚未被发现和认知的危害,如抗生素在体内的蓄积,可能导致器官病变,产生变态反应、过敏反应、免疫抑制等问题。半月谈记者 周勉 郭远明 娄辰 吴小康

  • 上一篇:LED出口遭遇全面“围剿”小企业面临出局
  • 下一篇:产能原料加成本,不锈钢行业三大待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