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家电激励政策集中退出,白电巨头或陷过剩危机

时间:2017-05-10

近日,商务部表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12月31日如期结束,不再延续。这意味着,拉动家电业高速增长的因素之一,持续两年多的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正式步入收尾阶段。

在此之前,部分省市的“家电下乡”已经在11月结束,其他省市也将于明年停止。而更早时期,“家电节能惠民政策”已经到期。

从2008年开始的一系列针对家电行业的刺激政策进入集中的退出窗口期。

与之相比,在扶持政策相继退出的同时,家电产品特别是白色家电的产能正处于历史高位。奥维咨询白电研究中心总监韩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2010年,中国空调内销加出口的总量为1亿台左右,但实际产能达到1.5亿台以上;冰箱总销量为7000万台,但产能超过1.2亿台。

在家电业冬天来临的时候,如何消化这么大的产能成为棘手的问题。

家电激励政策集中退出

12月15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两年多来,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消费、促进节能环保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达到预期效果,有鉴于此,商务部正在会同相关部门上报国务院请示此项工作如期结束。

此前,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曾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对家电以旧换新给予财政补贴。可获补贴的产品包括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电脑五大类,补贴幅度是新家电销售价格的10%,并设最高补贴限额250元至400元不等。根据商务部的统计,自2009年6月1日实施以来,截至今年11月,全国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家电产品消费达到3004.2亿元,销售新家电8129.6万台,回收旧家电8373.3万台。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从2009年开始试点,原定于2010年5月结束,期满后延续至2011年12月。在此之前,有多位家电行业内人士建议持续推进家电以旧换新,并且针对具体需求增加新品类。

商务部此次的表态,预示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再次延续的梦想或已经破灭。

稍早于以旧换新,家电下乡政策也开始陆续退出。今年11月底,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的家电下乡政策已按规定如期结束。其他省市的家电下乡政策也将在明年停止。不仅如此,今年5月底,家电节能惠民政策正式终结。

有分析人士称,此前不少家电企业的业绩过度依赖国家的政策补贴,当这种政策退出后,业绩很可能立即变脸。

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早在今年7月份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种种迹象表明,家电行业的黄金期或许已走到尾声,行业面临的将是新一轮洗牌。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今年10月,国内冰箱的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9.64%;洗衣机稍好,销量同比下降8.17%;空调最严重,销量同比下滑了12.11%。

在今年中报中,青岛海尔的冰箱业务营收为142.15亿元,同比只增长了8.25%;洗衣机营收为51.61亿元,同比增长10.53%;而2010年中报,该公司冰箱业务营收为131.32亿元,同比增幅达到37.85%;洗衣机为47.12亿元,增幅为28.30%。

去年上半年,美的电器的冰箱及零部件业务营收增速高达99.16%,而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一速度已经滑落至46.86%, 洗衣机及零部件业务同样如此,去年的增速为100.38%,今年同期该数据变为22.57%。

家电企业策略调整

美的电器已经觉察到市场从“夏”到“冬”的这种转换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

据其他媒体报道,近期,美的开始“瘦身”,其中美的日电集团60家销售公司只保留11家,美的制冷集团也开始进行人员精简。对于美的裁员的具体数字,《每日经济新闻》未从公司获得确证。

美的制冷家电集团中国事业本部副总裁王金亮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次精简主要是营销系统人员,而且以全国各销售公司为主,由于这两年营销人员扩张过快,而大环境包括整体家电行业都出现衰退。他表示,全行业都在这样应对,主动进行组织调整。

格兰仕表示要以进为守。该公司助理总裁兼新闻发言人陆骥烈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格兰仕的计划是,继续做大国内市场,成立更多的营销机构和专卖店。同时,扩充产品线,强化洗碗机、酒柜等新项目的产能。

格兰仕还期望通过产品的转型升级应对挑战。近日,公司宣布,年底将全面升级旗下所有微波炉产品,主推高效变频光波炉,全面实现微波炉向全智能、高能效迈进。

不过,陆骥烈对整个行业也感到担忧。他在发给记者的短信中称,现在还是少说多做更好,全行业都不容易。

志高控股则谋求产业链整合获得突破。

早在9月初,志高就表示,打造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价值链才是未来的制胜之道。当时,志高董事长李兴浩表示,志高将进一步强化“一体化产业价值链”,减少与上游供应链、下游经销链之间的资源整合障碍,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行业变革做出敏捷反应。

在志高看来,致力打造一体化产业价值链,产供销全线贯通,增强了全产业链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及抗风险能力,此举明显优于以往行业企业仅强调同单方面合作的做法。

  • 上一篇:我国机械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六大矛盾亟须破解
  • 下一篇:利润率下降难阻产能扩张,钢铁产能淘汰陷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