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外资品牌优势明显,国产自动变速器技术亟待突破

时间:2017-05-11

作为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零部件,变速器关键技术的突破和品质的提升是成为汽车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变速器产业正在向着这一目标奋力迈进。

近日获悉,全球顶级动力传动系统零部件的厂商博格华纳与国内12家汽车企业合资设立的DCT(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工厂将于今年5月建成投产。该工厂主要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生产的DCT提供双离合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扭振减震器等关键零部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虽然使用博格华纳提供的关键零部件,但拥有DCT总成的知识产权,这对于自动变速器长期依赖进口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据统计,中国汽车变速器市场近5年的平均增速超过25%,2010年更是超过40%,国内汽车变速器销售规模超过600亿元,2015年有望达到1500亿元,需求量突破1000万台。北京理工大学车辆传动实验室的章颖莹博士告诉记者,尽管在手动变速器市场国产品牌已占据主导地位,但技术含量更高的自动变速器市场仍是进口产品的天下,我国变速器产业亟待突破。

外资品牌优势明显

据了解,世界自动变速器三巨头日本爱信、加特可及德国采埃孚基本垄断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在国产自动挡乘用车中,80%左右搭载的是进口自动变速器,剩下的20%也主要来自外资控股的合资企业。凭借对中国市场的垄断,外资企业从中国获取了惊人的利润,其自动变速器在中国的售价是其本国的3倍。不仅如此,外资企业还对中国自动变速器进口实行严格的配额限制,使我国很多自主车型在自动变速器匹配上缺乏合作伙伴。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顾问张书林表示,外资企业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很严,核心技术的缺失使我国自主自动变速器生产基本处于空白,对进口自动变速器形不成任何竞争压力。

据章颖莹介绍,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和自动变速器配装率的快速提升,外资整车和变速器生产企业明显加快了在华布局,包括日本加特可和本田、意大利马瑞利在内的国际知名企业先后在中国成立合资或独资公司,实现自动变速器的本土化生产。2009年9月,年产14万台CVT(机械无级自动变速器)的加特可(广州)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新工厂落成,主要为东风日产旗下乘用车配套;2010年5月,位于大连的大众汽车在德国以外惟一一家DSG(直接换挡变速器)工厂正式投产,一期产能30万台;与此同时,上汽—马涅蒂马瑞利合资公司落户上海嘉定,生产AMT(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核心零部件,抢占中国AMT市场。

外资企业的一系列本土化举动或许有可能提高未来本土与进口自动变速器之比,但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结合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的发展速度,短期内并不能改变自动变速器进口量大的现状;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开发,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近两年进入到产业化关键时期,外资企业此时进入中国市场,无疑使自主品牌变速器生产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对此,章颖莹表示,外资企业的本土化对自主品牌变速器生产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在此情况下,要警惕国内自动变速器市场被外资独霸,应探索多种合作途径,加紧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步伐。

  • 上一篇:阿根廷将对中国产眼镜进行反倾销调查
  • 下一篇:中国外贸顺差将被高价进口商品不断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