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上保险能减税 为何没“火”

时间:2016-12-09

保费能减个税,保障范围宽泛,还允许带病投保,个人税收优惠型健康险产品从“出生”就被寄予厚望。然而,产品在本市亮相已经9个多月,至今却依然不温不火。在业内看来,市民不了解、个人投保难,是税优健康险没火起来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税优健康险

据了解,市民购买税优健康险,每年可以享受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最多扣除2400元的福利,结合每个人的实际收入,每年可以减税72元到1080元不等。税优健康险将住院医疗费用、住院前后门诊费用、特定门诊治疗的费用,以及慢性病门诊治疗费用都纳入了保障范围,在经过公费医疗或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的部分医疗费用仍可继续获得赔偿。税优健康险还允许带病投保,并且可保证续保至法定退休年龄。

记者从天津保监局获悉,截至10月底,本市有10家保险公司具备资质开展税优健康保险业务,已为1187名被保险人提供健康风险保障2.96亿元。而数据显示,本市地税部门受理2014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人数就有16.2万人,可见享受到税优健康险福利的纳税人只是凤毛麟角。

新产品为何推广难

保险公司的理赔案例显示,投保税优健康险后,市民的看病负担大幅降低。但为什么税优健康险还是没有火起来呢?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税优健康险,很多市民还是不甚了解。患有糖尿病的武先生表示,自己从未听说过税优健康险:“我每个月都要到医院检查,花掉的医药费不知有多少,如果能"二次报销",我当然会投保。”

此外,还有市民表示,税优健康险减税力度太小,对自己吸引力不大。也有保险公司人士表示,这种新产品风险较大,大力推广有难度。“现在承保的人数太少,其中只要有一两个出现较大金额的赔付,保险公司就要亏本。”本市一位保险业人士向记者坦言。

不久前,在保监会税优健康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黄洪指出,税优健康险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是整个医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进目前繁琐的承保环节,方便客户投保。“要鼓励团险销售,更鼓励个险销售;鼓励保险公司直销,更鼓励代理销售;鼓励线下销售,更鼓励网上销售。”他表示,保监会要联合有关部门对现行试点方案进行评估,对现有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同时研究在全国全面推开试点的准备工作。

本版撰文 新报记者 王婷

  • 上一篇:怎么买税优健康险
  • 下一篇:(服务・健康)安徽合肥城镇职工明年起可享大病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