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对太阳系边缘第九行星的存在提出了进一步质疑,自2014年首次提出所谓的第九行星概念以来,关于它是否存在的争议就持续进行着。
《天文学杂志》最新研究称,研究人员试图解释一些跨海王星天体(TNOs)不同寻常的椭圆轨道,它们在柯伊伯带更远的区域运行,不需要第九行星的存在。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贝鲁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跨海王星天体与外部行星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海王星轨道外侧存在一个由冰冷小天体构成的巨大圆盘结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2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最新研究对太阳系边缘第九行星的存在提出了进一步质疑。据悉,自2014年科学家首次提出太阳系第九行星概念以来,关于它是否存在的争论就一直持续进行着。
现在研究人员表示,在海王星轨道之外探测的信号可能不是一颗神秘未知行星,而是数颗冰冷小天体构成的盘状结构,其总质量大概是地球质量的10倍。研究报告合著作者、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博士生安特拉尼克·塞菲利安(Antranik Sefilian)说:“第九行星假说很有意思,如果它真的存在,为什么迄今未探测到它的踪迹呢?我们认为,与其猜测第九行星可能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不同寻常的轨道,为什么不简单地考虑这是由于海王星轨道之外多颗小天体构成的圆盘状结构形成的引力。”
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天文学杂志》上,研究小组试图解释一些跨海王星天体(TNOs)不同寻常的椭圆轨道,这些天体在柯伊伯带及其更远的区域运行,并不需要第九行星。同时,他们发现圆盘状小天体结构的引力可使它们呈现出这种奇怪的轨道结构。
塞菲利安说:“如果你将第九行星从模型中移除,允许大量小天体分散在广阔太空区域,那么这些天体之间的共同引力就可以很容易地解释我们在一些跨海王星天体上看到的偏心轨道。”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贝鲁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模拟了跨海王星天体和大型外部行星的关系。他们认为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存在着多颗小天体构成的巨大圆盘状结构,基于这种模拟结构,他们发现很可能解释大约存在30颗不同寻常的跨海王星天体的奇特集群轨道。
同时,研究人员还确定了圆盘状结构的质量参数,它的圆度以及其方向渐变过程。研究人员称,要使这个最新假设成立,圆盘状结构天体总质量必须是地球质量的几倍,最高可达到10倍。当我们观察其它恒星系统时,我们经常研究环绕恒星的圆盘结构,从而推断围绕它运行行星的属性。
然而问题在于当天文学家从太阳系内部观测该圆盘状结构时,几乎无法一次看到整个圆盘状结构。虽然我们未直接观测到这个圆盘状结构存在的证据,但我们也没有第九行星存在的证据,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调查其他可能性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观察其他恒星周围类似柯伊伯带的天体,以及分析行星形成模型,我们将发现大量天体残骸。也有可能两种解释观点都是存在的——同时存在第九行星和一个巨大的小天体圆盘,随着发现每颗新跨海王星天体,我们将收集更多证据,这将有助于解释这些天体的特征。
什么是神秘的“第九行星”?
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遥远区域许多天体的运行轨道被一颗尚未确认的行星引力所扰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研究小组首次提出这颗神秘行星存在的概念,他们认为遥远冰冷天体扭曲轨道路径可以解释神秘行星的存在。
为了证实与观测数据相吻合,这颗神秘行星被称为“第九行星”,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4倍,质量是地球的10倍。
研究人员称,该体积和质量等级的天体可以解释海王星之外存在许多冰冷小天体的聚集轨道,其巨大的运行轨道意味着这些小天体需要1-2万年才能环绕太阳运行一周。
第九行星的理论是基于它对这些天体施加的引力,天文学家认为未来几年可能会发现它。而一些占星家和科幻小说作家提出这是一颗地球体积大小的行星,它“躲在太阳后面”,与世界末日情景有关,可能必须继续搜寻。(叶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