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表示:“(对《流浪地球》)我的要求不高,只希望不赔钱。”
那时候的郭帆,可能没有料到,他的作品即将引爆这个春节的话题。春节期间,《流浪地球》不仅票房突破了20亿,在网友中引发的热度也是居高不下:
不过有些较真儿的网友也对涉及“硬核科技”的部分表达了质疑,认为《流浪地球》存在不少bug(话说较真儿的也是真爱啊)。
“4年时间”、“从2人到7000人”、“没有遗憾”,这些在采访中频繁被郭帆提及的词语,体现了整个制作团队的执着和努力,也呈现出国产科幻片重拾自信的不懈追求。
跟随小编,一起来了解《流浪地球》的那些硬核过往。
新华网:您为何想拍这样一部科幻题材的电影?
郭帆:最开始只是个人的梦想,我个人非常喜欢科幻,对未知的事物好奇。到2014年的时候,这种梦想多了一点使命感。
2014年国家电影局派我们几位导演去好莱坞学习,在那里我们看到了中国电影工业与美国电影工业的巨大差距。所以你发现(参加过学习的)几位导演回国后做的几乎都是一样的事情,就是去做中国的工业电影的探索。
新华网:有网友指出《流浪地球》有一些科学硬伤,您如何看待这些质疑?
郭帆:这个要看在开始创作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定义科幻的写实度。举例说,写实度比较高的如美国电影《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在创作初期就定义所有的文艺创作要遵循科学,那部电影完成后,甚至出了8篇相关的学术论文。
包括他们的执行制片人都是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而《星球大战》的科技现实度就相对低一些。
我们做的《流浪地球》,最初对影片科技度的底线即定义在“不被证伪”。我们也找中科院的老师来指导我们尽量排除一些大的bug,但小的bug应该也会有,我们尽量去排除,并且我们在创作初期的经验有缺失,也会导致影片有一些漏洞。
电影构建了五十年后的近未来世界,细节繁杂庞大,所以难免有纰漏,我们争取在之后的创作中加以改正和改进。
现在电影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还是该归功于观众的宽容。
新华网: 有人认为《流浪地球》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元年”,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
郭帆:“国产科幻电影元年”这样的说法,可能得再过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回过头来看才能准确定义。
如果我们每年都有一部又一部好的科幻电影出现,如同好莱坞一样,每年都能看到若干部好的科幻片,这样十年二十年积累下来之后,我们再回头看是哪一年爆发的,我们就可以称之为元年了,现在去定义有点早。
新华网:跟好莱坞科幻片相比,中国科幻片有什么不同?
郭帆:就是精神内核,《流浪地球》的内核就是我们中国人对土地和家园的深厚感情,体现在人的身上就是亲情。
其实,因为全球化的原因,我们穿的衣服、用的东西和西方也没什么区别,但我们的文化是完全不同的,我们有自己很明显的特征,这是最大的区别。
新华网:拍一部好的科幻电影,最大的难度在哪里?
郭帆:最重要的是信任。
所有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受到人们的质疑,就像当年火车刚发明的时候不如马车跑得快,但如果没有当年笨重的蒸汽机也不会有今天的高铁。我们的团队也是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一个七千人的团队,前后用了四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不仅别人对你有质疑,你也会对你自己的团队产生质疑,甚至会自我怀疑。
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如果我们能够解决信任的问题,就会有更多的投资商把资金投进来,就会有更多的导演有机会去尝试拍科幻片,中国的电影工业才会越来越完善,我们才会看到越来越多的优秀的科幻片。
新华网:对于《流浪地球》这部影片您有什么遗憾吗?
郭帆:现在看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但这部电影拍了四年,如果以四年前的经验去做的话,估计也不一定会做得更好,所以其实没有什么遗憾。
这四年,我和团队竭尽全力,我们把能够呈现出来最好的状态展现给大家。我们没法以现在的经验再倒回去做四年前的事情,我们只能往后看,我们之后会做得更好,因为我们积累了更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