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30日消息,今日,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在北京举办以 “创新保障机制 守护绿水青山”为主题的2019“融·益合作论坛”,通过主题报告、专家对谈、案例分享等方式共商共议,并启动“巡护中国”项目,来探索社会各界参与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创新合作机制。
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类型丰富,建立了各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1.18万多处,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左右,覆盖了所有生态类型,建立了完整的保护地体系,重要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是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重要体现。
建设美丽中国,巡护员以尊重自然为情怀,以保护自然为职责,以顺应自然为方法,守护着中国陆地和海疆的生态安全,是中国绿色发展新时代的优秀群体。他们在开展生态保护、野生动植物监测、社区发展、维护生态安全等领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常的工作包括执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打击违法狩猎,开展科研监测,普及科学知识,支持社区脱贫致富等。
2019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为“与自然共生”,世界自然基金会常务副总干事卢伦燕在致辞中,赞赏巡护员群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保护地球,不止一小时,保护环境,不仅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更不仅仅是政府和专业人士的事,它已经成为了一个全世界、全社会、全民的共识和共同参与的行动,也与当地社区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是人,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体也是人,他们既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也是坚守一线的巡护员和广大的社会志愿者,还少不了保护地社区的群众。”
然而巡护员这一职业还面临诸如工作环境恶劣、职业福利较低、专业培训缺失等问题。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2016年《针对巡护员的认知报告(亚洲篇)》的调查结果显示,63%的巡护员曾在工作中遭遇危及声明的情况,74%的巡护员认为自己并没有合适的装备和设施来保障自己的工作安全。
为守护绿水青山,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各方,创新保障机制。2018年WWF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珠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保险行业部门的支持下,合作开发的生态保护区巡护人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就是在创新生态补偿绿色金融和绿色保险机制上的新探索。
珠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克东在论坛上分享绿色保险的创新点:“珠峰保险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合作是保险企业与公益组织有效融合共建、为守护绿水青山创新保障机制的有益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促进并带动保险企业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助力绿色产业发展及绿色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应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参与因极端天气导致的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希望通过保险资金的绿色投资,为绿色产业发展进行资金支持,为绿色资金管理运用效率、覆盖率、稳定性提供专业性支持。”
在论坛上,多位嘉宾围绕保障机制创新进行案例分享和经验交流。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生态补偿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靳乐山教授简述市场化多元生态补偿机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庹国柱教授讨论如何拓展生态保险从而有效提升生态保护水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周立波博士介绍卫星跟踪数据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另有来自保护区一线巡护员、管理人员、野保领域专家共商巡护员的社会角色,来自保护区、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环保机构及企业代表讨论如何平衡环境保护与社区发展,并分享社区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世界自然基金会期待通过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共识下,与多方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参与自然保护的合作机制的创新。
研讨会上 “巡护中国”项目正式启动,将通过进一步发掘生态保护的创新力量,聚焦巡护员职业,协助他们提高专业技能,提升社会地位,提供保障机制,全面展示巡护员风采,并有力协助社区可持续发展。
作为首位WWF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大使,汪涵在当晚地球一小时活动上鼓励大家关注巡护员群体,并呼吁更多媒体寻找巡护员的故事,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故事。“保护生物多样性,巡护员这一群体是坚守在第一线,而巡护员的工作并不止于巡逻和监测,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最终归结为人。”
另有来自自然保护、保险金融、社区发展等领域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协会及企业代表等约80人参加了这一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