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造就微信公众号
造就第389位讲者 翟国方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前副院长
面对每一次自然灾害,我们都会深刻地意识到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和无力。那么当灾害发生的时候,你能逃得掉吗?我们又该如何自救?
本期讲者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翟国方教授,将从宏观角度为各位梳理灾害的相关知识。
面对灾害,我们常常追求零风险、希望能够做到“绝对防御”,这种观念实际上是错误的,建立正确的风险意识,学会与风险共存,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灾害对个人、社会的影响。
我是来自南京大学的翟国方,今天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最近几年的研究成果。首先从微观的角度来说,我们在座的,在这个小剧场,如果发生灾害了,我们能逃得掉吗?第二个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今年正好是汶川地震十周年。
汶川地震,难以弥合的伤口
大的灾害一发生,我们就得蒙受巨大的损失。当时遇难接近7万人,失踪17000多人,总共接近9万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8400多亿,间接经济损失是2500多亿,加起来1万多亿。在2008年的时候,四川省一年的GDP的总值才12000亿人民币,所以说,汶川地震就那几秒钟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四川省一年的GDP的总值。
在2008年10月份,我带了两个学生到灾害的现场去调研。因为北川是最严重的灾区,当时还没有开放,我们就到另外一个重灾区,就是汉旺镇。
下面是当时我们在调研的时候拍的照片,左面的照片是一个小区的入口处,这个入口处还有大爷大妈们在看门,一般的人都不让进去。我们跟他说我们是专门搞灾害研究的,做防灾减灾规划的,能不能让我们进去?后来他说可以。进去以后,这个就是里面的一个景象。当时这个小区在5月12日地震震完以后,就是这样一个情景,完全没有动。可能在座的各位朋友会在电视里面看到解放军、消防队员都在那边救援,那主要是在学校、医院之类的一些公共建筑的救援,像这样一些偏远区域,因为人力物力的限制,都没有动。
后来我带了学生往里面走,越往里面走味道越来越重,这个味道既有消毒药水的味道,还有一些不是消毒药的味道。是什么味道呢?可能是动植物或者尸体的腐烂的味道。所以说老大爷大妈们在这里看守着,不让一般人进,就是怕对人体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我还带了两个学生,怕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我就说往后撤。
这个就是在小区里面看到的情景,电线杆已经断了,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电线杆的建设水平是非常糟糕的。这个是都江堰,这个房子是住宅区,里面所有的人都在外面,就住在河的旁边。这意味着什么?灾害发生已经五个多月了,他们还是在这样一个河边进行避难。说明我们的城市规划里面,防灾减灾规划没有考虑到这样一个应急避难场所的需要。
我们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有地震、洪水、干旱、台风等等,遍布我们中国的各个省份。尤其是地震。中国用全世界大陆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但是承受了世界上33%的强震。据国家地震局的研究,1900年以后,我们国家发生了800次的强震,就是六级以上的强震,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有55万,占了全世界的53%。如果从2010年开始计算的话,每年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概2000多,经济损失大概4000亿左右,占我国GDP总量的0.5%。
1970—2016年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
如果说某一年发生了大灾,规模就会变得更大,比方说2010年,由于发生了玉树地震就使得全国由于自然灾害死亡的人数达到6000多人。当年玉树地震发生以后,我曾经带领了我们南京大学灾后重建规划技术团队奔赴玉树灾区,进行规划重建。从世界的范围来看,不论是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还是它造成的经济损失,都是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一片开阔的区域,就能称为应急避难场所吗?
自从汶川地震以来,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第一,党和国家非常重视防灾减灾的工作。第二,我们国家应急管理的机构,逐步建成到位,尤其是今年的3月份,国家重新组建了应急管理部。第三,我们国家防灾减灾的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建成。第四,我们国家的各个城市的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成,特别是体制机制法制应急预案,所谓的“一案三制”的这样一个应急管理体系。最后,我们的安全社区和安全文化的建设日益被重视,特别是社区的防灾演练,安全社区的建设的网络化管理逐步铺开。
但是,我们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差距,跟发达国家相比,尤其是跟日本、美国这样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不足。
主要体现在我们的防灾减灾的模式还停留在防灾或者减灾这个阶段,但是国外已经由防灾到减灾转向了韧性城市[1]的建设。
第二个体现在我们国家还是主要关注像防洪堤的建设,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的提升等等硬件的建设方面。但是国外已经转到了硬软件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阶段。
第三个方面,我们国家更加关注的还是单灾种的预防,比方说洪水、地震。但是国外已经是一个多灾组的防御。
最后一个方面,我们中国还是以政府为主来进行防灾减灾,但发达国家是政府、社会、个人协同作战的防灾减灾模式。
第二个差距或者叫问题,表现在应急避难场所跟日益增长的人民需求相比,还不太理想。
主要表现在应急避难场所总体规模比较小,按照国家的防灾减灾的标准来说,人均应急避难场所应该是两平方米,但是我们很多城市还没有达到这个标准。
第二个,我们建设标准也很低。有的城市尽管达到两个平方米了,但大部分还是室外的公园、操场等等这样一些应急避难场所。像日本、美国,他们很多都是室内的应急避难场所。
第三个,我们的建设速度严重滞后于人民需求增长的这样一个速度。
第四个,我们的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在空间上很不平衡,尤其表现在我们农村地区、小城镇、中西部地区。
最后一个,我们的管理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有的地方建了很好的应急避难场所,建了很好的防灾减灾的设施。但是由于缺乏平时的维护监护,灾害来了的时候就用不起来,这是一个大问题。
上海潜在的灾害风险有100多个?
有的上海朋友说,我们上海是非常安全的,地震、台风都不会影响我们上海,即使到了上海它会拐弯的,我们上海是一个“魔都结界”。是不是这样呢?其实不是的。
按照风险学的理论来说,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按照我们国家制定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来说,里面有四大类36个小类,这里面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简单来说,如果周边地区,比方说浙江、江苏发生了这36个类别的灾害,有可能影响到上海。市内、市外的综合影响,可能有72个。还有战争。在每一个小类里面还可以细分很多的灾害风险,所以我认为上海大大小小的风险不下于一百多个。
那是不是这许多风险都会影响我们城市的发展,都会影响我们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呢?其实也不是,它有大有小,所以说我们必须抓住重点,应对主要的风险。
上海主要的灾害风险是什么?
一个是水灾,包括洪水、内涝、台风等等。根据英国利兹大学莱特教授的研究,他认为上海是世界上水灾风险最大的城市。因为上海地处长江出海口,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的上升,可能会影响上海的洪水风险。
第二个就是生态环境的风险,包括水、热、土、气等等,这是支撑我们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第三个就是网络风险,我们现在是网络社会,复杂的系统会引起风险。世界上现在有好几个国家成立了网络军队,有可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攻击其他的国家。上海作为国际大城市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四个就是公共卫生的风险。1988年在上海发生了甲肝,2003年非典在我们中国发生。所以公共卫生的这样一个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一个就是地震风险,上海目前的设防烈度是七度,有人说上海地基很稳定,没问题。但是不要忘记,我们中华文明史只有4000多年,上海的历史只有几百年。而我们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相比而言上海的历史仅仅是一刹那。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个能量的释放,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灾害是防不住的,我们应学会与风险共存
灾害风险的应对方式有什么呢?刚才说过,现在已经由防灾到减灾到韧性。防灾主要是不计成本地预防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减灾主要是尽可能减少损失,国际上主要是90年代;2005年以后,我们防灾减灾的目标不仅仅是灾前,也不仅仅是灾中的减灾,更重要的是灾后尽快地恢复重建。所以说,韧性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共识。
要推动韧性城市的规划建设,首先我们要对灾害风险的认识有转变,也就是说我们要跟风险共存。
为什么?因为灾害跟资源是自然现象两个不同的方面,比方说食盐对我们非常重要,但是过多地食用食盐会致病,甚至是致死。我们常说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其实就是高风险高回报。
再比如降雨,雨量过大会造成水灾,而不下雨可能就会形成干旱,这是一样的道理。
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说,灾害与资源的角色是会转换的。
比方说大灾以后,有一些灾害的遗迹可以成为黑色旅游的资源;但是有的资源利用过度又会变成灾害。比方说土地的过度使用就会板结,就会引起一些水土的流失等等,就会造成灾害。
泥石流
第三个,我们用于灾害应对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说我们要有重点地选择应对主要的灾害。我们风险治理的目标就是要把风险降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地区、每一个城市可接受的水平,而不是无限制地追求零风险。
我们中国人的风险认知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做过一个关于中日韩三个国家居民对风险的认知对比调查。我们中国人对风险的认知是非常之低的,大大低于日本跟韩国,我们中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但是居民对风险的认知却是较低的。面对灾害的关键是要意识到,我们一定要跟风险共存。
那我们作为个体的人,怎么样来应对风险?怎么样来减少灾害对我们的影响呢?我们防灾减灾科学家总结出了一套口诀,当然每一个灾种有很多的应对方式。举个例子,像台风,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也编了口诀——
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灾害预防口诀
最后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提高防灾减灾的意识,首先要认识到灾害是一个不确定性的东西,我们平时防灾减灾,就是要应对这样一个不确定性,就像俗话说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第二个,我们要踊跃参加防灾减灾的演练,通过防灾减灾演练,不仅可以学到防灾救灾的技术,还能够了解所在区域的风险的情况。
第三个,我们要积极做好家庭的备灾工作。首先我们的房屋要进行加固,房屋内的家具要进行固定。还有我们要准备应急救灾的物资,比方说应急饮用水,应急手电筒等等。
第四个就是说要时刻关注周围的信息,关注我们的避难的通道,就像最开始说的,在这个小剧场里,万一灾害发生了,我们能够逃得掉吗?
最后一个就是说要合理地利用保险制度,购买保险产品。万一受灾了,我们也能够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助。
灾害风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我们应对灾害风险的时候,我衷心祝愿大家平安健康。
*注:
1。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是指一个城市拥有足以容纳、维持现今及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基础建设规划在未来仍能发挥必要的功能。同时,城市必须针对气候变迁危机议题做规划,并增进在基础建设及自然环境层面的调适能力。
(1)经济韧性:具有应对外部经济动荡的能力,以多元经济结构为新的发展目标。提倡Smart Development(新知识驱动的发展)、Sustainable(可持续性)、Inclusive(包容性);
(2)社会韧性:应对社会变化的能力,社区归属感,通过社会整合实现自我振兴的能力;
(3)生态环境韧性:具有应对外部自然灾害的能力,城市空间及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留有余地,灾害来临后能够自我承受、消化、调整、适应,实现再造和复苏。
文字 |王锐;校对 | 其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