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追寻80年前祖父足迹 约翰・马吉之孙拍摄今日南京(图)

时间:2017-11-27

中新网南京11月27日电(记者 申冉 通讯员 潘琳娜)26日,国际友人约翰・马吉之孙克里斯・马吉,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下文简称纪念馆),向媒体介绍了他在南京追寻祖父足迹,拍摄今日南京计划的完成情况。

1937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合影。右二为约翰・马吉,中为约翰・拉贝。 资料片 摄

1937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成员合影。右二为约翰・马吉,中为约翰・拉贝。 资料片 摄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80年前,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用16毫米摄像机秘密拍摄日军暴行,他拍摄的影像成为留存至今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画面。

克里斯・马吉在宁海路5号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留影。 潘琳娜 摄

克里斯・马吉在宁海路5号原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留影。 潘琳娜 摄

今年8月,克里斯・马吉代表家族来宁参加紫金草国际和平纪念章颁发仪式。

作为一名职业摄影师,此次南京之行使克里斯・马吉萌生了追寻祖父足迹、拍摄今日南京的想法。

“但更大的动力源于祖父拍摄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一家当年受害的照片。令我非常想展示历史与当下的对比,这是一次与祖父隔着时空交流的机会。透过镜头,相似的地点,不同的风景,令我有种与祖父相遇的感觉。”克里斯・马吉说。

克里斯・马吉拍摄的夏淑琴外孙女夏媛及其儿子在中山陵前合影。 克里斯・马吉 摄

克里斯・马吉拍摄的夏淑琴外孙女夏媛及其儿子在中山陵前合影。 克里斯・马吉 摄

经过多番策划,克里斯・马吉计划今年10月、11月和12月分3个阶段在南京拍摄。

据克里斯・马吉介绍,他的整体拍摄思路是通过捕捉同一地点的新旧对比,反映80年来南京城市的变化发展,表达牢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理念。

约翰・马吉和儿子在中山陵前合影。 申冉 摄

约翰・马吉和儿子在中山陵前合影。 申冉 摄

拍摄题材分为三类:一是从1937年约翰・马吉拍摄的南京大屠杀电影胶片中,选取建筑、街道和河流画面,拍摄80年后相同地点的照片;二是从南京民国时代的老照片中,选取具有时代代表性的画面,拍摄相同地点的照片;三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南京地标,反映南京的建设发展。

克里斯・马吉告诉记者,自己已于今年10月完成第一阶段的拍摄,共拍摄了南京市第十二中学、鼓楼医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市小粉桥1号、栖霞寺、中山陵、新街口等地。

克里斯・马吉与夏淑琴老人合影。 潘琳娜 摄

克里斯・马吉与夏淑琴老人合影。 潘琳娜 摄

在探访旧地的同时,克里斯・马吉还与一些特别的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

其中包括,约翰・拉贝的曾外孙克里斯托弗・拉贝,两位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后代在位于小粉桥1号的拉贝旧居,热烈地拥抱,缅怀他们勇敢而善良的先辈。

今年8月,克里斯・马吉第一次见到了祖父照片中的“受伤小女孩”夏淑琴老人,与她进行了交谈。

克里斯・马吉在南师大内拍摄。 潘琳娜 摄

克里斯・马吉在南师大内拍摄。 潘琳娜 摄

据悉,11月24日,克里斯・马吉来宁展开第二阶段的拍摄,此次他将拍摄宁海路5号、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部旧址、鸡鸣寺等地。今年12月,他还将作为国际友人后裔参加国家公祭仪式。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马吉先生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他对每个镜头都做了充分准备。待拍摄完成后,纪念馆计划于明年在国内外出版马吉影集,并在馆内举办马吉摄影作品展。通过马吉先生的视角,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了解南京这座城市。”

克里斯托弗・拉贝与克里斯・马吉在约翰・拉贝铜像前拥抱。 潘琳娜 摄

克里斯托弗・拉贝与克里斯・马吉在约翰・拉贝铜像前拥抱。 潘琳娜 摄

克里斯・马吉告诉记者,“我很期待让全世界的人看到我的摄影作品。这些照片不仅代表我个人,也不仅代表马吉家族,它还向世界展示了南京这座城市,中国这个国家。”(完)

  • 上一篇:广西马山县发生山石滑落砸中行人车辆事件 致6死9伤
  • 下一篇:人民时评:让“零彩礼”成为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