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聚焦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AI助城市不再“看海”

时间:2017-12-01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汤琪 刘辰瑶)1日上午,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在北京举行颁奖仪式,天津市气象局、宁波市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广东省气象局的作品荣获一等奖。其中,一些自主研发的创新设备利用人工智能,可迅速对城市积水影响进行判断,帮助政府精准施策,让城市不再“看海”。

首届

12月1日,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在中国气象局举行颁奖仪式。汤琪 摄

记者了解到,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于今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旨在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交流分享气象服务创新发展经验,为社会和行业提供精准、智能、更贴合需求的气象服务。

据介绍,大赛分为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气象服务模式、气象服务系统4个类别,面向全国气象部门共征集到146个参赛作品,有来自26个代表队的40个作品入围决赛。

最终,天津市气象局《城市内涝实时监测推送服务》、宁波市气象局《港口全息化气象预警与决策系统》、贵州省气象局《建设大数据村域经济服务社、构建气象农网脱贫攻坚模式》、广东省气象局《广东省应急指挥决策辅助系统》获一等奖。

天津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周锦程对中新网记者介绍称,《城市内涝实时监测推送服务》主要是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研发出积水监测的设备,这些设备能快速采集到各个道路的积水情况,政府可依此精准施策,让城市不再“看海”。

天津

天津市气象局参选作品《城市内涝实时监测推送服务》。汤琪 摄

周锦程解释说,“我们实况监测到的积水数据可以和降水数据进行计算,得到降水和积水之间的关联情况,从而得出此时此刻此地的积水规律,用这个积水规律配合降水预报,再得出未来一到两个小时的降水情景,最终推算该地未来两个小时的积水情况。”

“以前的积水监测要么用人工看标识的方式,要么靠摄像头,这些都不能快速回传数据,这也一直以来是气象服务中的痛点。”周锦程表示,现在的这套设备能快速拿到积水实时监测,利用人工智能自学习系统快速推算,一两分钟就可以采集一次实况数据。

此外,入围首届气象服务创新大赛的作品还有聚焦气象灾害应急服务等的智慧气象防灾减灾技术,精细化智能生活气象服务成果,等等。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余勇表示,举办气象服务创新大赛是贯彻创新发展理念,转变气象发展方式,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具体实践,也是激发气象部门创新热情,展现气象人特别是年轻气象人风采的重要平台。

未来,中国气象局还将加强气象服务开放交流和合作,建立开放式创新研发机制,鼓励气象服务部门、社会力量开展气象服务大数据公益性、增值性开发和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气象服务大数据红利,不断提升中国气象服务的竞争力和国家影响力。(完)

  • 上一篇:企业主动帮助员工解决住宿问题:决不让员工没地方住
  • 下一篇:家长花式送礼惹尴尬 “师腐”之风必须严肃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