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青海刚察牧民“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时间:2021-01-30
青海刚察牧民“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图为干净整洁的新家。 才项什姐 摄

中新网青海刚察1月29日电 题:青海刚察牧民“搬”出来的幸福生活

作者李隽 才项什姐

杀牛宰羊、炸油馃子、准备五谷斗……年关将近,生活在青海湖边哈尔盖草原的牧民们都在准备过藏历新年。

“走走走,去我的新家看看,跟你们想象得不一样。”刚从镇农商银行下班的哇保盛情邀请着。

61岁的哇保是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贡公麻村的牧民,生活的地方曾是该省深度贫困地区。但随着脱贫攻坚不断加强,贫困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图为易地搬迁后的哇保家。 才项什姐 摄

图为易地搬迁后的哇保家。 才项什姐 摄

回家的路上哇保告诉记者:“我现在不仅有了新房子,而且有了稳定的工作,在农商银行当保安每个月有2200的工资,平时的日子都比原来过年好!”

来到贡公麻村拉克口,一排排崭新的大红瓦房跳入眼帘,这里便是哇保的新家——拉克口易地搬迁安置点,硬化路、大阳台、暖棚、自来水,窗明几净。

“前几年我们5口人还住在拉克脑深山里,只有800亩草场,牲畜又少,一年没多少收入,想着在县城租房子让孙子上学,花费大得让人难心啊。”哇保介绍,缺乏资源、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就连日常饮水也要到很远的地方拉,诸多因素限制了发展。

2016年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深山窝拉克脑,搬到了位于贡公麻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拉克口的新家。

“以前住在脑山里,进出只有一条窄窄的搓板路,干啥都不方便。搬下来后,看病、上学都很方便,这么好的房子,自己只掏了1万元。”儿媳妇那木措笑着在一边插话道。

“搬到安置点后,政府还在继续帮我。2015年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村里给了我40只生产母羊,现在已发展成130只了,农牧扶贫项目给盖了120平米的大暖棚,2017年我就脱贫了。”哇保说,现在他家除了草原补助奖一年8000元的收入外,在乡、村领导的介绍下,有了稳定的保安工作。同时,他还是村里的草管员,一年有14400元的收入,孙子也到镇上上学了,生活不再愁了。

图为哇保和孙子正在喂羊。 才项什姐 摄

图为哇保和孙子正在喂羊。 才项什姐 摄

“牧民群众刚搬来时完全没有城镇生活概念,家里连衣柜都没有,从家里的家具摆设,到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都要从头教起。”哈尔盖镇副镇长裴志强告诉记者,为了让民众到易地搬迁点后有归属感,乡、村两级党委政府积极掌握和解决民众的困难,真正实现“搬得出”“留得住”。

裴志强说,2015年哈尔盖镇共识别建档立卡308户1023人,2017年全部实现脱贫,现全镇人均收入已达10000元左右,截至目前,全镇共57户牧民完成易地搬迁。

近年来,刚察县把易地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和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实现贫困村整体脱贫的重要抓手,不但改善了偏远牧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并结合实施各项扶贫产业给贫困户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使越来越多的牧民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走上脱贫致富路的征程。

在青海省,目前已有5.2万户、20万名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搬迁,实现了“挪穷窝”“拔穷根”“奔富路”。(完)

  • 上一篇:北京大兴天宫院聚集性疫情已有效控制
  • 下一篇:【字画像】牛年将至,你打算给新年立几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