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万象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河南“7·20”暴雨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时间:2021-07-23

中新社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近日在接受中新社“中国焦点面对面”专访时表示,河南近期极端强降水事件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20日,河南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郑州等多地遭遇严重洪涝灾害。谈到这一极端天气事件,贾小龙表示,河南近期极端强降水事件是发生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七下八上”的北方降水集中期,是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的直接结果。

    资料图:7月20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郑州市已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I级,持续强降雨导致部分街道积水严重。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资料图:7月20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多地出现暴雨、大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特大暴雨。郑州市已提升防汛应急响应至I级,持续强降雨导致部分街道积水严重。中新社记者 韩章云 摄

贾小龙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不稳定,是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增强的根本原因。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趋多趋强态势,大量研究已证实,随着气候变暖,大气层在饱和前可容纳更多水汽,极端强降水发生的可能性增大。近期,西欧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中国河南出现“7·20”特大暴雨,都是极端强降水事件频发的具体表现。

贾小龙表示,此次极端强降水还有太行山和伏牛山的地形因素。“七下八上”期间也是中国北方地区降水集中期,历史上许多极端暴雨事件都发生在该时段,如河南“75·8”暴雨,北京2012年“7·21”暴雨等。据统计,河南7月降水量为全年中各月降水量的最大值,且7-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2%,是全年容易发生强降水的时段。此外,东亚大气环流异常协同作用是造成本次极端强降水的直接原因。

“今年北方入汛偏早、降雨偏多,与海温和积雪等异常有较大关系。”贾小龙表示,2020/2021年秋冬春季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拉尼娜事件,北大西洋春夏季海温分布呈三极型正位相特征,青藏高原冬春季积雪明显偏少,这些海洋和陆面状况的异常有利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东亚夏季风偏强及初夏东北冷涡活跃,进而有利于北方多雨。今年,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其他地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强度强,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密切关系。(完)

  • 上一篇:广东中山已完成管控区域核酸采样20248份 结果均为阴性
  • 下一篇:青海祁连县突降暴雨 多部门闻“汛”联动抢险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