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杜绝银行利益输送,要改变利差盈利模式

时间:2017-06-27

据银监会官网消息,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款存款行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整顿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吸收公款存款行为。《通知》称,严禁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赠送财物、安排亲属就业等方式,向公款存放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利益输送,并提出回避要求和廉政承诺要求。

《通知》除了明确禁止安排亲属就业等利益输送外,还提出让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市场份额或排名等指标。这些规定,显然都是剑指银行唯存款论的价值取向。

“能不能拉存款”是银行衡量业务能力的一个硬指标,银行的员工几乎每一个都背着存款任务,而如果有存款资源就会成为在银行获取晋升的捷径;更夸张的是,不少银行在面试的时候会直接抛出这个问题,有存款资源的就要没有的就不要,皆因这是最被银行注重的“个人能力”。同时,银行向来不乏“背景人士”,这些人都是“二代”,前缀不是富就是官,他们每天开着好车来银行上班打发时间,具体业务几乎不用碰,有些甚至都不用上班,因为,他们的作用只有一个———带来存款,无论是来自富爸爸的企业资产还是来自官爸爸的公款存放。如果说前者还是一个处于灰色地带的利益互换潜规则,后者则关涉公权力滥用归属利益输送范畴,实有侵害公众权益、以权谋私之嫌。

银行之所以如此在意存款,是因为绝大部分利润都是来源于利差,即银行向主要客户收取的贷款利率与为存款支付的利率之间的差额。以往,由于利率完全管制,所以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都是固定的,利差也是固定的,银行基本是躺在利差上赚钱。而即使近年利率开始部分开放、金融业结构也不断改变,银行的日子并不像以往一样好过,曾经的暴利变得相对稀薄,亦仍然有七成左右的盈利来自于利差。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6年,在五大行中,农行利息净收入占营收比重为78.67%,随后依次为交行69.83%、工行69.81%、建行69.05%、中行63.28%。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由于存款利率仍有上限,存款依然是不可多得的低成本资金,因此,银行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开这块肥肉。

银监会出台规定,对银行的约束作用可能并不太强,只要利差盈利模式还在,银行就会有动力来进行规避,绕过规定用尽手段吸储,包括对公款存放负责人进行利益输送。所以,改变银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模式,是杜绝此等利益输送和扭曲考核的根本方法。

况且,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和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的情况下,银行逐渐告别利差盈利模式本就是大势所趋。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余额宝等灵活存取产品的出现,让传统银行面临存款搬家的问题,而2014年11月至2016年2月央行连续5次降息又导致利差缩窄影响了银行的利息净收入,在此期间银行转而大力发展理财产品、信托等表外业务,凭借着垄断地位带来的资源收取手续费和佣金。实际上,目前只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决定性的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开,这不仅不利于利率市场发展,也一定程度阻碍了银行的发展。而牌照垄断让银行同时承担了其他金融机构应当承担的责任,但分业经营又令其不能完全合法地涉足其他金融业务,增大了银行的风险和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既然利差盈利模式式微,不如主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和银行牌照。

杜绝银行的利益输送,出台规定只是治标之法。只有实现利率市场化、放开牌照管制,根除银行唯存款论的价值取向,才能让银行告别扭曲的暴利,更健康地发展。

  • 上一篇:将来法官会否变成24小时在线的“亲”
  • 下一篇:激活“休眠”的正当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