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老鼠出没,在海底捞还能捞得安全放心吗?

时间:2017-08-26

在海底捞劲松店,老鼠在后厨窜来窜去,足迹遍布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还有食物柜。暗访记者拍摄于凌晨3点26分的一张老鼠爬柜图,那细脚伶仃的倩影,甚至具有了某种艺术照片的超越感。

文丨特约评论员 胡印斌

幸好是在饭后敲下这些文字。不然,未免影响食欲。

在海底捞劲松店,老鼠在后厨窜来窜去,足迹遍布配料房、上菜房、水果房、洗碗间、洗杯间,还有食物柜。暗访记者拍摄于凌晨3点26分的一张老鼠爬柜图,那细脚伶仃的倩影,甚至具有了某种艺术照片的超越感。

当然,没有最恶心,只有更恶心。记者镜头下,海底捞劲松店洗碗机内壁上沾满了油渍和腐烂的食物残渣,洗碗池内满是黄色污水。而在海底捞太阳宫店,工作人员打扫卫生的簸箕竟然与餐具同池混洗,原本顾客使用的火锅漏勺则被直接拿来掏下水道里的垃圾,然后,洗洗再做“海底捞”……

说起来,对于饭店的卫生状况,我从来没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很多时候,不过是默默地用开水把餐盘碗筷重新烫一下而已。然而,法制晚报·看法新闻暗访记者的一线记录,还是让人深受刺激。我们精心选择的食物,很可能会印上了老鼠的脚印;你在用开水烫餐盘,他却把餐盘和簸箕一锅洗;你用锃亮的漏勺频频帮人打捞美食,殊不知这漏勺不久之前还在捞垃圾。

如果是街边小摊点,因陋就简,一盆水洗无数碗,倒也罢了。可这是那个20多年来红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全国连锁餐饮企业海底捞。多年来,海底捞获奖无数,也赚了个盆满钵满,什么“中国餐饮企业百强”、“消费者满意单位”、“最受欢迎10佳火锅店”等等,不一而足。2011年,“海底捞”商标还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按说,这样一家“高大上”的餐饮企业不应该出现如此低级的问题。无论是从堂皇的品牌理念,什么“严把原料关,配料关”,什么“信誉度高”,还是餐饮企业的后厨操作规范看,均应该将食品安全当作头等大事,高度重视,并以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洁净卫生。

从记者的暗访情况看,上述问题却显然不是偶发的个例事件,而是常态化的行为。像那个污浊的洗碗池,像那些把餐具当清理垃圾工具的麻木的工作人员,如果不是“总这样干”,不可能会呈现出那种自如、习以为常的状态。

人们常说,看一间餐厅卫生好不好,不仅要看呈现给你的漂亮餐厅,也该跑到后厨去看一看。掀起门帘,才会知道究竟有多恶心。事实上,这也是近年来不少餐饮企业纷纷推行“明厨亮灶”的根源。食客可以一眼看到后厨是不是干净整洁,而“透明化”的设置也会倒逼企业更加注重食品卫生与安全。

当然,一间餐厅有没有动力搞好卫生,除了企业的自我追求之外,往往与两个外部因素相关。一是同业竞争,再就是监管压力。

已经成为行业大鳄的海底捞,似乎并不存在竞争的压力。当下,食客如云、一座难求,已是海底捞各地各家门店的常见风景。既然市场上的其他火锅很难望其项背,也就只剩下了跟风学样,并不可能产生挤压的力量。

同样,公众也基本上看不到监管的作为。不要说是日常的巡查、督导,就是突击检查、专项整治,也就像一阵可以预期的风一样,往往沦为企业与监管部门配合默契的游戏。被查的知道什么时候来查,检查的也知道被查的已经做好准备……至于真实的情形,依然是深藏于后厨的高度机密。

这一回,暗访记者掀起了海底捞后厨的门帘,让诸多的污浊与不堪大白于天下,也让本已驰名天下的海底捞更加驰名。接下来的,自然是新一轮的专项整治与检查。

很多时候不免纳闷,对于餐饮企业而言,诸如消毒、盥洗、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等等一应事宜,理当完全纳入规范化操作,原本不算什么高难度动作,为什么竟然屡屡拿恶心当习惯、以脏乱为有趣,刺激、挑逗公众的情绪?难道企业果真不把民众的口碑当回事吗?而监管部门口口声声实施无缝隙监管,为什么连一个后厨也管不好?

  • 上一篇:第三世界:高见之书八月荐读(下)
  • 下一篇:开学第一课丨北京大学胡泳:打破大学固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