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李杰:军民融合拥有巨大施展空间

时间:2017-09-06

在军民融合中国(鹿泉)高峰论坛上,海军军事科学院专家李杰发表了主旨演讲,以下为李杰发言摘录精编:

我想谈几点想法和一些思索:

第一,今年五月我们国家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九月马上要进行金砖五国的高峰论坛。我想说的是,现在我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国际战略布局和整体对外拓展的趋势,外向型的战略已经构成了。为什么现在要提军民融合?我们的军民融合已经提了十年,从党的十七大上开始提这个概念,从习近平同志任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以来,实现了更进一步推进。但是为什么这两年格外强调这个军民融合,我认为,我们实际上缺乏有力的国内战略,刚才我讲的外向型的战略有了、拓展的战略有了;对内,我们实际上内在的驱动力存在不足,所以我们要搞军民融合。加强内在驱动力是很关键的问题,所以我最近也在考虑,为什么我们要把军民融合提升到一个战略的高度,可能很多人只是从民参军、军转民的角度考虑,这还是不够,应该提升到国家的战略层面。

我们国家要真正做到三去一降一补,要靠什么驱动力?我认为就是靠军民融合。军民融合,说大了,能够使我们的内在驱动力提升;说小了,可以让我们军队和地方之间能够更好地融合在一起。所以我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战略问题,我们外向的有了、内动的有了,内外结合,将来我们就能走得更好。

海军军事科学院专家李杰发表主旨演讲

军民融合发展这个国家战略确实非常好,也非常可能在今后的发展当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军民融合这四个字,大家可以琢磨一下,习主席和中央为什么定了这四个字。首先是一个军,我觉得这个“军”在四个字当中是一个关键,但是更核心的是“民”,因为民是占主体。有了这两个东西还远远不够,过去讲的军民合作、军民一体,那个实际上没有提高到战略层次,但是融合就不一样了,大家知道,融合实际上就是两个意思,一个是把两个合在一起,那就是很简单的合并。再有一个融合就是要熔化了,把两个东西真正熔化变成一体了,这就是一个更深更高的层次。

今后,我们可能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军民融合的战略意义、深刻内涵以及如何对接。军民融合现在涉及到的面非常多,在中国也有一种普遍现象,只要提一个东西,比较响亮、很多人都认同,就很多人往里面进,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好事,但是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我们当前要抓主要矛盾,像军民融合,既包括了人才的培养,又包括科学技术,还有机制体制等等方面,我觉得最重要的实际上还是人的认识。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人们对于军民融合的认识实际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无论是政府层面、企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彼此之间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当然像规则、政策、法规,可能制定起来非常有用,也可能有一些没有制定到位,或者落实起来比较困难。但是人的思想、认识的误区还是存在的,所以这一方面我觉得还要进一步加强。

另外,军民融合除了能够促进科学技术的交流合作、互相沟通、取长补短之外,实际上在作战应用、战备使用上也非常有用。6月,青岛一家民营的环境生态保养维修公司和驻守南海岛屿的一支部队签订了一个合约。大家知道,南海岛屿的有一个植被问题——由于太阳比较大,盐度比较大风比较大,所以植被生长比较困难,利用这家公司的高新技术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这是更直接在为军队的战斗力服务、为战备服务。所以我觉得,军民融合未来可以施展的范围是非常大的,但是在这方面我们还要进一步拓展思路。

  • 上一篇:王传宝: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
  • 下一篇:邹明:报道军民融合事业是媒体当仁不让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