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社会评论

鹿晗现象,粉丝们为何要为偶像埋单?

时间:2017-10-13

文丨特约评论员 侯虹斌

鹿晗公布恋情,转发达102万,点赞数518万。公布恋情的瞬间,微博就宕机了,甚至当场加了一千台服务器保障运行。与此同时,有统计显示,鹿晗的微博掉了30万粉。

一个娱乐明星发布了一条消息,竟然引起网络如此大的波动,成为长假最后一天的热点事件。这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为何一个娱乐明星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在娱乐界,但凡流量明星都有着自己的“饭圈”(粉丝群)。在“饭圈”里有着一种不成文的规则:我全心全意地供奉你,你就必须满足我的幻想。这是一种从日韩的流行偶像文化当中继承过来的规则,却成为了时下中国“小鲜肉”明星兴起的范本。

据GQ杂志2015年12月的专访《鹿晗的粉丝帝国》中写道:鹿晗的首张音乐专辑《Reloaded》,在QQ音乐上线预售,售价5元,一个小时内就卖出35万张。站在记者身边的一个女孩一次性买下了两千张;短短5天,专辑销量突破百万。

电影同样如此。鹿晗主演的《我是证人》,GQ记者在第二天去看的时候,采访旁边的女孩已经是看第八遍了。这是百度鹿晗吧的包场。就在同一天,鹿晗吧31个分会组织的包场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观影人数超过万人。

27岁的鹿晗,在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间,总收入达2.1亿;界面和头条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名人收入榜单》也显示,鹿晗以1.8个亿排名第二。

其实,其他的流量明星的粉丝们也是如此,这是“饭圈”的显规则。在不同城市、不同片区或不同高校都有组织,会不间断地搜索任何与他们“偶像”有关的新闻、评论,并不断把“偶像”的消息进行各种评论转发,同时对批评他们偶像的网友进行反驳或攻击。他们的反应是成建制的,而且有着严密的纪律与绩效考核。

其实,从这些粉丝们组织的各种粉丝团、后援会来看,如何把“偶像”的各种数据刷上去,如何把“偶像”成功地营销出去,他们付出卓绝的努力,并且很有成效。他们把自己的金钱、时间、精力、情感,全心全意把自己奉献给“偶像”,几乎不求回报。“偶像”更红,就是他们的心愿。

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现象,原因在于现实生活当中,社群服务有限,年轻人缺少组织训练的渠道,他们很难获得成就感;但通过粉丝会和各种应援活动,齐心协作地分工合作,很容易就能实现目标,获得认可。从这个角度来说,“偶像”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认同感,也是有效团结年轻人和训练组织管理能力的一种方式,尽管外面的世界未必能理解。

一些没有好作品的明星,有这么大规模、人数惊人的粉丝,并且不惜代价地投入,也呈现出一种非理性的现象。当然,这并非是这些年轻粉丝们的错。一方面,封堵无济于事,只能依靠社会的正确引导;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市场只有更加努力地百花齐放,呈现更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才能形成一种健康的文化生态。

  • 上一篇:中国学者的知识变现与体面
  • 下一篇:李伯重:把中国放到全球史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