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法制新闻

“黑科技”助力检察办案

时间:2017-07-15

  案管机器人、生命体征仪、智能语音……

“黑科技”助力检察办案

正义网北京7月14日电(记者于潇实习记者郭璐璐)“一款腕表可解决社区服刑人员脱管问题,实现社区矫正工作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2017・全国检察机关科技装备展筹备处负责人表示,除电子定位腕带外,展会还将展示无人机、案管机器人、生命体征监测设备、智能语音输入系统等一系列“黑科技”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情况。

记者了解到,该装备展将于7月19号开幕,本届展会以“智慧检务”为主题,集聚了数据云计算分析系列、智能语音示证系统等科技产品,涵盖了检察业务技术、检察业务综合保障、技术侦查装备及相关办公办案等涉及到的各项装备。

无人机具有拍摄面广、动态跟踪、全面客观、细节捕捉等优势,是公益诉讼的取证利器。据悉,江苏省昆山市检察院借助无人机调查取证,办理了苏州地区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探索中,广泛运用无人机配合案件的证据调查、现场踏勘、污染源头跟踪等工作,发挥了技术先导作用。

依赖大数据,“案管机器人”在防止冤假错案方面开始发挥作用。据悉,江苏省检察院研发的“案管机器人”对案件进行大数据分析,可自动向办案检察官发出期限预警、风险预警、办案活动差错提示,实现从侦查到批捕、起诉的全程留痕、动态监控。这将推动侦查机关从“凭经验办案”到“按规矩办案”转变,成为遏制冤错案发生的实招、硬招。

针对审讯中被审人员诈病的情况,江苏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检察院推出生命体征监测智能系统。据介绍,该系统是基于生命体征智能座垫、床垫,实时监测被审讯人员的呼吸、心率、体温、体动数据,结合高清视频等功能实现对“对象”的心理波动、情绪变化的识别,达到对“对象”押运、居住、讯问等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实时监测。在监护嫌疑对象身体健康的同时,能快速有效的识别是否属诈病,防止其“借病逃审”。

  • 上一篇:电子检务工程建设成果展地方巡礼(一)
  • 下一篇:巡视工作条例迎来第二次修改:把政治巡视要求写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