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资讯
首页 > 社会资讯 > 文化教育

大学生记者手记:牛肉面开启的一天

时间:2017-07-27

编者按:7月24日,来自北大、清华、北航等高校的首都大学生采访团,赴西安―杨凌―兰州―敦煌―张掖进行“穿越千年丝路,寻找中国印记”集体采访活动,探寻千年丝路中的往事,触摸丝路的传承和发展,于探寻中学习,于采访中传承。本次采访活动由人民网、北京市教育工委联合主办。

在黄河古城兰州,我们的一天,从导游口中的一碗“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牛肉面开始。

(采访随团导游)

一碗兰州水,在十几种调料的沸腾中依旧清如白水。甘肃盛产的白萝卜在汤中更显透明,一解牛肉汤的油腻与腥膻。少许的红油辣椒在汤水中格外醒目,显示着西北人的豪放热情。有人要加上更多的香菜和蒜苗,似乎着意接近绿色。取皋兰山上特有的草研磨做天然性碱,混合着汉族人生产的小麦粉做成泛黄又劲道的面条,一根下肚满是幸福。细嚼来自藏族牧民所饲养的牦牛的软糯肉片,一片过后口齿留香。

(牛肉面)

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在清晨的微光中汇聚在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同点一种牛肉面。在吃一碗牛肉面的时间里,加醋、加盐、加辣椒等的动作,是他们饮食习惯的体现,不同风格的饮食文化在一碗牛肉面里互相融合。兰州的牛肉面,不如说成牛肉面里有兰州。这是兰州人的饮食智慧,也是这座城市的味道。(首都师范大学 乔艺璇)

  • 上一篇:“西农模式” 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 下一篇:买“东西”为啥不叫买“南北” 谜底原来在西安